第330章 出口
第330章 出口
“咱们这款数据库,是军队里面用的,现在需要试点运行。因为军方也缺乏技术人员,所以我就建议一部分放在京城,一部分就放在武昌。”
雷俊赶忙问道:“那师公我有什么能做的?”
“你能做的事情还不少。”刘华笑着说:“上面领导说了,给你在武昌办一个临时的技术顾问头衔,到时候你要帮他们解决计算机程序当中的bug,还要帮他们培训技术人员,当然了,都是有工资的。”
雷俊拿着证件心满意足的走了,光刘华这两个月给他的补贴怎么的,七七八八就有上千块钱,再加上马上回去,每个月还有工资。
这就足够他大学几年的生活费了,要知道从八三年开始,一般家庭的同学生就不再享受助学金了,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过了没几天区里面给刘华送来了一纸文件,太一重工还有太一新材料公司享受三免两减半的政策,这个时代能享受这个政策的都是外资或者合资企业。
刘华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资格,毫无疑问,是因为他最近立功太多了。
这些功劳都没办法放到明面儿上来说,容易引起别人的侧目,只能暗地里给他一些好的政策优惠。
另外市里面也给了一个政策,就是给了刘华一块地皮,很大,得有轧钢厂占地的一半大小,不用钱的。
刘华暂时没要兑现,市里面也说了,给他保留着,什么时候刘华想要扩大生产了,就可以跟市里面提出来。
这政策好的刘华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他主动跟市政府约定,保留十年,十年以后要是还没有兑现,就可以做废了。
实际上,刘华已经做了决定,九二年以后一定会把这块地兑现,因为那会儿关于民营经济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可以放心大胆的干了。
之所以还要说这句话,其实就是留个好印象。
市政府的人也觉得刘华厚道,明明是白给他一块地,人家也只是让保留十年,虽然不知道十年以后地价是什么样,但到底是一大笔钱。
太一新材料现在蒸蒸日上,每天都有大笔资金进账,之前区里里能收到税,虽然一大部分要上交,但自己还能落下不少。
这一次国家给了三免两减半,区里面落不下钱了,不知道会不会闹什么幺蛾子。
不过即使闹,刘华也不怕,虽然已经扩大生产了,但是现在主要还是供应国内需求,那甲方都是大爷,但凡fs区敢闹,估计会有人教他们做人的。
话说现在刘华已经可以着手准备自己的碳纤维出口事宜了,厂里面的生产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上面的需求,现在还有两条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等建成以后,产量足够出口了。
但是现在又有个难题摆在面前了,怎么才能出口?
现在国际上就认东丽化工,咱们国内出产的东西的质量一向被人维护好这是一种固执偏见,但就是这种固执偏见,一直到四五十年以后还是存在。
当然了,这其中有bbc、nbc的功能。
现在的碳纤维主要厂商主要以小东洋、大老美还有约翰国为主,其实欧洲国家虽然也有涉猎,但是产量很小,技术相对落后。
刘华咂摸了一下,想把碳纤维销售给小东洋、大老美或者约翰国是没戏了,但是刘华一下子想到了三个国家,汉斯国、披萨国和高卢国。
这三个国家在这个领域,在这个时代都相对比较落后,那么把碳纤维销售给他们应该是有市场的。
刘华琢磨着该怎么把碳纤维销售出去,突然他就想到了运十,运十的发动机是跟罗罗合作的,这也导致这些年我们国家民用航空跟空客都有合作。
找航空部门联系空客,空客的飞机生产是需要碳纤维的,而大老美和小东洋的碳纤维对他们肯定是高价出售,毫无疑问的把他们当成了韭菜一样的割。
说干就干,虽然现在还没有产量,但是不不代表不能先谈判,等东西生产出来再去谈判的话,恐怕就有一些被动了。
刘华跟航空部门联系了,对于帮刘华推销碳纤维,他们是很愿意帮忙的。
因为在国内有业务,所以空客在国内也设立了一个子公司,航空部门联系了他们以后,他们听说有高强度的碳纤维,空壳公司的人既高兴,又表示了将信将疑。
高兴的是空客的碳纤维采购量一直不足,而且小东洋和大老美卖给他们的碳纤维也是加了价的。
大老美一项把欧洲当成自己的血袋,疯狂的从这里吸血,再加上波音和空客又有竞争关系,他怎么可能让空客的成本降下来。
而小东洋没有定价权,卖多卖少得听大老美的,所以当他们听说种家有碳纤维,这是完全游离于老美价格体系以外的,不用问都知道,肯定会便宜很多嘛。
但是他也有表示怀疑,种家的碳纤维,以前没有听说过,而且中华家现在的科研能力能不能研究出碳纤维,他们也表示怀疑。
但是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他们还是把消息汇报总部了,总部虽然也怀疑,但是不能够放过一丝一毫的可能性,还是让子公司进行接触。
子公司的负责人是汉斯国人,相当的严谨,也正是因为他的严谨,所以当初才坚持向上汇报的。
这次和太一新材料接触,他决定亲自出马,空客的子公司在是魔都,他亲自飞到京城。
刘华派人派车去机场接他,等到了太一新材料厂门口的时候,这位斯特劳恩已经心凉了半截。
因为如此简陋的厂房,他实在想象不出是怎么可能生产出高科技的碳纤维,没有让司机调头回机场,已经是他有涵养的体现。
刘华看见这个不苟言笑的人眼中有一丝落寞,笑着上前握手:“施密特先生觉得很失望吗?”
“确实有一点。”
刘华哈哈大笑:“你们汉斯国人就是这么直率,放心吧,我们外面的厂房虽然很简陋,但是生产车间并不差劲,技术和产品更是靠得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