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5章 ,大封群臣

      第225章 ,大封群臣
    此时,殿上的众臣已是哗然。
    听到方永将最后两个名额交给了他们,每个人的眼睛中都冒起了火,露出激动的表情。
    这军机处可是相当于内阁。
    全国上下总共就只有八个名额,可以想象这里面的权利有多大,进入其中,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家族,都是登天的好处。
    此时朝会还未结束,众臣们便已经开始思考要怎么打击政敌,争抢名额了。
    方永看着这一幕,心中非常满意。
    他选择将这最后两个名额抛出去,就是故意交给众人争夺,让这些虫豸狗咬狗,他好腾出手来,快速稳固自身的实力。
    所谓的军机处不过就是他的一言堂,有着军权在手,就算军机处的八个名额都是隆庆帝的人他也不怕。
    目前摆在方永面前最紧要的事情不是军机处,而是直隶和山东两地的屯田问题。
    之前他忙着征战,虽然打下了山东和直隶却基本没有进行治理,如今春耕在即,若是再不着手施行屯田,就要损失很多粮食了。
    而想要进行屯田,势必要引起那些士绅地主的反抗。
    方永虽然有能力将所有反抗者镇压,但那样他本身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浙江还有一条横跳的徐少宝需要处理,因此能分化一些敌人就分化一些为好。
    拉拢一批,打倒一批,然后再打倒拉拢的那一批。
    这样才是目前最好的做法。
    接下来,方永又给自己的其他班底也都保举(安排)了职位。
    牛金被安排成京营节度使,周栓任禁军统领,李盛负责御林军,张远总揽京津水师等等。
    出于多种因素考虑,直隶、山东二地没有被方永急着纳入自身的封地,而是由翟逊任直隶总督,马庆任山东总督进行管理。(马庆即马老黑本名)
    散朝后,隆庆帝继续被送回养心殿软禁。
    李泥全程负责陪护,主打一个忠心护主。
    朝中众臣则泾渭分明的分成数波散开。
    其中最主要的派别有孔派,即以孟申为主的一派官员。
    然后有清流,即程范等官员。
    还有郭党,崔党,也就是郭白崔枢的派系。
    刑部尚书是个小透明,在新政之后,刑部成了六部中垫底的部门,权力被挤压到最低,因此刑部尚书渐渐退出了权利的争夺。
    勋贵家族表面上铁板一块。
    但其实根据各家的关系不同,又再分为好几个派系。
    原本大熙王朝其实是没有这么多派系的。
    在隆庆帝当政时期,孔派、清流、郭党、崔党这些派系其实都是穿一条裤子。
    孔派一直劳心经营着自己的山东。
    程范经营着自己的家乡山西,他把控吏部,掌管着官员升迁大权,在山西安排了大量自己的门生。
    幸运的是,如今这些人都被吴胜搞死了。
    郭白原本就是吏部侍郎,是程范的得力臂助,后来了兵部尚书,主管兵部。
    最后的崔枢则是掌管户部,一直不忘初心,玩命的贪污。
    这四人上下一心,通力合作,顺便还带个工部尚书喝汤,三年时间,把大熙经营的越来越薄,自己却越来越富,直到现在才被迫分开。
    如今,孔派和清流对剩下的两个名额势在必得。
    而勋贵方面也有数人想要争夺对应的名额。
    郭白崔枢虽然已经得到了名额,但是他们不能允许剩下的名额被自己的政敌拿到,所以还要在暗中出手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纷纷在暗中使劲,各显神通,争夺起了这最后两个名额的归属。
    贾家,贾赦从朝会上回来,面带愁容。
    在这次朝会上,方永没有对贾家进行任何安排。
    这让贾赦心中很是不安。
    方永打下了京城,现在已经不需要他再帮忙走私武器装备。
    没有了用处,谁知道对方还会不会记得他?
    家族中,只有贾琏目前在泽州勉强算是有些作用。
    除此以外便一无是处。
    贾赦忍不住胡思乱想。
    会不会是因为迎春,所以方将军生气了……
    彼时,太行山中,一名老者的嘴中溢出大量黑血。
    老者狞笑着看着魏兴。
    “我什么都不会说的。”
    话音落下,立时毙命当场。
    魏兴面色难看的看着对方。
    手下士兵这时来报:“魏将军,拷问过了,其余人都是临时雇佣来的,不知粮队底细。”
    魏兴深吸了一口气,面色凝重的看着那一辆辆粮车上的大米。
    大部分的大米只是寻常。
    但是额外有一车的大米……比别的大米大!
    这代表着什么,众人心中非常清楚……
    突然,后方有嘈杂声传来。
    却是方永的人赶到,告诉魏兴京城已破,让魏兴带兵撤回。
    魏兴遂下令撤军。
    手下问道:“将军,那大米……”
    魏兴闭上眼睛道:
    “看过那辆车的人有多少?”
    那手下道:“将军,就咱们两个。”
    魏兴闻言握紧了刀柄……
    可当他睁开眼睛,看着面前从金陵起义就一直跟着自己的兄弟,最终还是无法下手,放下了刀。
    “记住,这里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你什么都不知道,明白吗?”
    手下郑重的点了点头。
    魏兴叹气。
    希望不是他想的那个最坏的结果吧。
    这米只有区区一车,想来应该也不至于是那个人。
    大概率只是个别米虫所为……
    “撤!”
    军队从太行山中撤离。
    京城,封王大典不日举行,军机处也已经开始进行加盖。
    方永封王的消息迅速向外传播出去,不出意外的话又将引起天下震动。
    朝会结束后的翟逊没有丝毫停歇,直接带兵负责起了直隶的屯田工作。
    军机处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名头。
    他负责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张远带领水军,搭配翟逊行事。
    翟逊负责稳住那些在直隶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和其进行谈判磋商,张远则直接对那些中小地主动刀,以各种名义收回他们的土地,配合的有赏,不配合的也有赏,根据人口多少赏不等的刀法。
    方永仍旧在乾清宫住着。
    屯田一事,外界杀的人头滚滚,每天都有雪一样的奏折送入宫中。
    方永根本不看,只是将其交给郭白、崔枢处理。
    让这二人进军机处是干什么的。
    不就是替方永背这份恶名的吗?
    郭白、崔枢苦着脸处理这些奏折。
    淮阴军他们能惹吗?
    不能惹。
    脑袋没有残疾都能看得出来,翟逊、张远完全是按照方永的意思行事。
    所以他们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
    只能是苦一苦这些上书“陈述冤情”的人了呗!
    与此同时,方永派人回淮州,接回黛玉、宝钗等人,前来参加自己的封王大典,以及纳妃大典!
    本来是想再等两年,封黛玉为皇后。
    可是现在有了黄帝内经,他就可以……
    当然,老汉也接回来。
    毕竟是自己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