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3章 二虎恶斗,猛张飞单骑斩将(6k)

      第153章 二虎恶斗,猛张飞单骑斩将(6k)
    随着第一只鸡笼的鸡被惊吓“咯咯咯”尖叫,被黄忠刻意部署在路障间的鸡笼、鸭笼、鹅笼纷纷惊醒。
    一时之间,鸡鸭鹅尖叫声此起彼伏。
    跟着张辽来劫营的虎贲士,懵了一片。
    有病吧,这黄忠!
    谁家守寨示警用鸡鸭鹅的?
    虎贲士不知道的是:黄忠活得久,人生经历中有权高位重,也有贫困潦倒,亦曾亲自养过鸡鸭鹅来补贴家用,懂得鸡鸭鹅的习性。
    不懂带兵的人,想不到用鸡鸭鹅的习性来守寨示警。
    懂得带兵的人,生活中的常识都可以用于军事攻防。
    尖叫的鸡鸭鹅声,惊动了附近站岗的汉兵。
    “是寨门外的鸡鸭鹅被惊动了,你去通知巡逻队,我近前查看,别是被什么野兽给惊动了。”一个年轻的汉兵取下弓箭,就要近前查看。
    另一个年长的汉兵却是拉住队友:“大军驻扎此地多日,能猎的野兽都被猎杀了,哪还有什么野兽敢靠近?必是有贼人偷营。直接吹号示警!”
    “可万一没有贼人,我们会挨罚的!”年轻的汉兵心有犹豫,脑海中下意识的浮现了错判军情的《军律》惩罚。
    大半夜的将全营将士从睡梦中喊醒,最后发现没有贼人偷营,那乐子就大了。
    年长的汉兵却是直接取出了号角,道:“教你一句话,挨罚总比没命的强!”
    显然。
    年长的汉兵经验更丰富。
    如果是虚惊一场,顶多挨罚,罪不至死。
    若真是贼人偷营,最先死的就是站岗的。
    更何况,年长的汉兵有合理的理由怀疑寨外有贼兵偷营,即便最终是虚惊一场,那也是为了寨中将士的安危设想。
    挨罚也不会挨得太狠!
    急促的号声很快响起。
    听到寨门口的号声,临近站岗的汉兵皆是纷纷惊动,毫不犹豫的吹响了手中的号角。
    反应之快,令寨门外的张辽更是心惊。
    原本张辽还想着让虎贲士趴在地上隐藏身迹,然后骗过查看情况的汉兵,却不曾想对方竟然直接就吹号示警了!
    “该死!”
    听到此起彼伏的号声,张辽也知道再怎么隐藏身迹也没用了。
    等巡夜的汉将到来,必然会出寨仔细查看!
    “传我军令,清理路障,准备冲寨!”
    张辽不再犹豫。
    既然被发现了,那就不用再偷偷摸摸的了。
    趁着汉兵尚未集结,张辽要直接强攻!
    营中。
    正在巡寨的黄忠,骤闻急促的示警号声响起,也是脸色一变。
    “好胆!竟真敢来劫营!”
    守寨多日。
    这还是第一次遭到夜间劫营。
    黄忠不放心陈式守后半夜也有这个原因在。
    毕竟。
    正常的劫营,大多是趁着对方远来疲敝立足未稳的时候,很少会有对方安稳多日后来劫营。
    但也有例外,比如敢冒险的将领,就会逆向思维寻机劫寨,打一个出其不意。
    就如同曹操的夜袭乌巢。
    不能怪淳于琼太蠢,换大部分人守乌巢都未必能比淳于琼做得好。
    官渡打了那么久,眼看曹操都快逃了,谁也料不到曹操竟敢冒险去袭击乌巢。
    黄忠自个儿也曾趁着夏侯渊疏忽的时候,突袭斩了夏侯渊,故而在营寨防范上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大意。
    急促的号声后,是急促的鼓声。
    号声是示警,鼓声是集结。
    刚入眠不久的陈式,被急促的鼓声惊醒,一边穿戴盔甲一边让左右亲卫去打探情况。
    还未等陈式的亲卫离开,就有传令兵到来:“有魏军劫营,后将军已经前往北门迎敌,传令陈副将分调兵马,御守营寨西门和东门。”
    陈式大惊:“贼兵既然偷营,北门贼兵必然最精锐,老将军年事已高,怎能再去迎敌?”
    想到这里。
    陈式又不由懊恼。
    若今夜坚持让黄忠在后方,也不用让黄忠去北门迎敌了。
    虽然担心黄忠安危,但陈式也不敢怠慢黄忠的军令。
    既然黄忠判断营寨西门和东门也会有贼兵出现,就必须分调兵马去御守。
    主将在北门,身为的副将陈式就不能离开中军。
    北门。
    虎贲士悍不畏死,或是清理路障,或是越过路障,直奔寨门而来。
    更有甚者,身披数箭也要冲撞寨门,令最靠前的汉兵感到一阵心惊。
    看着一个个猛冲寨门的虎贲士,先到的巡逻队军侯邓铜握紧了刀柄,心脏恍惚都提到了嗓子眼。
    邓铜也是参加过汉中之战的。
    然而在汉中时遇到的曹兵,却远不及眼前的虎贲士悍勇!
    嗖的一声。
    一箭直奔邓铜而来,正中肩膀。
    强大的力道,让军侯差点稳不住身形。
    周围的汉兵更惊!
    又见几个披甲大汉,如同巨熊一般将寨门撞开,然后不顾箭矢刀枪的就冲向邓铜,邓铜左右,无一人能挡住这几个披甲大汉!
    “我要死了吗?”
    邓铜眼中露出绝望。
    然而。
    即便如此,邓铜都没有逃跑,而是坚守原地。
    邓铜深知,若是逃跑,周围的汉兵也就溃了。
    到时候北门无人抵挡贼兵,整个大营都会陷入混乱。
    危急之际。
    飞来一箭,嗖的一声就射中了一个披甲大汉的脖子。
    “诸君莫慌!黄忠来也!”
    看着骤然被射杀在眼前的披甲大汉,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和名字,邓铜仿佛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一般,激动的心绪喷涌而出。
    “不要怕!是后将军来了!”
    邓铜声嘶力竭般的高呼,仿佛连肩头的疼痛都忘记了!
    剩下的披甲大汉放弃了邓铜,直奔策马而来的黄忠,似乎要利用身躯和厚甲的优势将黄忠给拉下马来。
    然而这几个披甲大汉的意图又怎能瞒过征战多年的黄忠?
    只见黄忠改弓为槊,利用战马的冲击力横扫一个披甲大汉,竟直接将这个甲兵给扫飞好几步。
    披甲大汉重重的落在虎贲士中,骇得周围的虎贲士脸色发白。
    好大的气力!
    披甲大汉本就长得极为壮硕,又披了厚甲,却被黄忠直接一击横扫给扫飞了。
    即便有战马的冲击力加成,那也不是寻常骑将能办得到的!
    “可还能战?”
    黄忠看向肩膀中了一箭的邓铜。
    邓铜直接用力一掰,将箭杆掰断,高呼回应:“能战!”
    “不错!”黄忠不吝赞赏,让邓铜协助传达军令。
    邓铜受到黄忠的夸赞,勇气和豪气更是倍增。
    将是兵的胆。
    黄忠的勇武和威名,是北门众汉兵胆气的源泉!
    看着因黄忠到来而攻寨受阻的虎贲士,张辽虽有惊讶但并未就此放弃,亲披厚甲向前。
    魏有军律: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
    虎贲士亦是如此。
    进攻方向、进攻时机,皆由张辽来决断。
    张辽在何处,方向就在何处,时机就在何时。
    看着张辽的旗号,黄忠若有所思:旗号是张,麾下军士又如此悍勇,应是伪魏的前将军张辽了。
    早几年前,黄忠就听过张辽在逍遥津一战的名头。
    八百短兵杀得号称十万大军的孙权仓皇而逃,若非不识孙权面貌,张辽都差点生擒了孙权!
    黄忠亦曾听刘备评价过张辽,遗憾昔日势力弱小不能收张辽入麾下。
    思索间。
    黄忠又徐徐抬起了手中的宝雕弓,张弓搭箭,瞄向了张辽。
    嗖的一声。
    弦响箭出。
    张辽一个急侧身,险之又险的避开了黄忠的箭矢。
    “好快的箭!那老将莫非是黄忠?”
    张辽左右的亲卫也被吓了一跳。
    这箭怎么来的?
    流矢?
    正疑间。
    又是一箭射来。
    几个亲卫眼疾手快的,持盾挡住。
    “不是流矢,是冲将军来的!”一个亲卫大呼,只是语气颇为惊骇,又不是原地不动,对方是如何连续两次找准目标的?
    然而。
    就在众亲卫惊骇间,又是一箭射来。
    这一箭射的不是张辽,而是张辽的将旗!
    一箭正中旗杆顶端!
    扛旗的虎贲士只感觉旗杆顶端如同立了个人一般,直接将旗杆往后压倒。
    忽如其来的变故也让扛旗的虎贲士反应不及,稳不住身形。
    眼看将旗就要倒下,张辽猛地向前,单手握住旗杆。
    “跟我来!”
    张辽一手扛旗,一手持刀,在亲卫的护卫下,竟硬生生的破开了阻拦的汉兵。
    论悍勇,黄忠带的这支汉兵比起张辽精挑细选的虎贲士要差不少,即便有地利优势,也逐渐落入了下风。
    “放火!”
    一声放火。
    负责放火的虎贲士将携带的火把点燃,然后用力的往寨内抛掷。
    一阵阵的火光出现。
    也给了东门的曹休和西门的贾逵王凌信号。
    “前将军已入寨,速往接应!”得到信号的曹休、贾逵、王凌,纷纷大呼,各引诸营魏军强攻黄忠大寨的东西两门。
    然而。
    就在两支伏兵冲到寨门前时,寨内的箭矢就无情的戳破了曹休、贾逵、王凌想要破寨的念想。
    “怎么回事?汉兵没去北门?”
    不论是曹休还是贾逵王凌,都没料到黄忠竟然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到了东西两门!
    看着被汉军一轮箭矢射杀的军士,东门的曹休和西门的贾逵、王凌都是恼恨不已。
    “张辽都能入寨,我等又岂能被阻!杀进去!”贾逵大喝一声,亦是身先士卒。
    一时之间。
    黄忠大寨的东西北三门,皆陷入了混战。
    铿——
    刺耳的金鸣声响起。
    混战中的张辽已经跟黄忠短兵相接。
    “没想到你这老匹夫,竟还有这等体力!”张辽凝重的看着眼前同样放弃长槊改为环首刀的黄忠。
    张辽本以为,靠着虎贲营强行杀入寨后,黄忠会将营寨中的兵马都调到北门来,这样就可以给东门的曹休和西门的贾逵王凌制造破寨的机会。
    不曾想。
    黄忠竟然没有再调兵!
    不仅如此,在汉兵落入下风后,黄忠还直接策马直冲张辽,挑飞了张辽的两个亲卫后,直接从战马上跳下来跟张辽短兵相接。
    显然。
    黄忠也瞧明白了。
    只要缠住张辽,不让张辽有机会指挥,张辽这支虎贲营的进攻力就会变弱,北门汉兵跟虎贲士的差距就会缩小。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双方的主将都被缠住后,双方的军士就会陷入各自为战的混战状态。
    即便虎贲士单人武勇要比北门的汉兵强,也无法形成势如破竹的优势。
    胜负逐渐倾向于张辽和黄忠谁更胜一筹,以及东门和西门,是汉兵守住了寨门还是魏军攻破了寨门。
    “没想到你这小娃娃,也挺难对付。”黄忠不甘示弱的回应。
    一个呼喊老匹夫,一个呼喊小娃娃。
    谁也不肯吃亏!
    铿——
    又是一声兵器碰撞的金鸣声。
    两人的厮杀风格颇为相近,都是在大小烂仗顺风逆风几十年,还都喜欢陷阵先登,舍生忘死。
    都狠,都不要命!
    一个是大魏前将军、一个是大汉后将军,一个被曹丕恩泽兄弟老母,一个无嗣无牵挂,一个少年显明,一个老年显贵,求的都是万世之名。
    此刻谁也不相输,谁都想砍下对方的首级名垂千古!
    而双方的亲卫也默契的在为各自的主将清扫障碍提防暗箭。
    本是混战的北门,竟逐渐的变成了两个不同的战场。
    内圈是黄忠和张辽的战场,外圈是汉兵和虎贲士的战场。
    黄忠大寨的变故,也惊动了郾城的张飞。
    一城一寨本就互为攻守。
    黄忠大寨遭遇敌袭,张飞在郾城不能不救。
    “张达范强,你二人守城!”
    张飞没有丝毫的犹豫,点起兵马就要出城去支援。
    张达连忙拦住:“将军身系守城之重,岂能轻离?可由末将带兵去救!”
    范强也道:“将军,魏狗兵多势众,今夜忽然突袭后将军大寨,必会在途中设下埋伏。
    将军若是中伏,我二人又如何能救?请将军守城,我二人统兵去救,若遇埋伏,将军也可再带兵来救我二人!”
    左右将校皆劝。
    自从刘备专门送了白毦给张达范强等张飞左右裨将后,张飞就没再鞭笞左右了。
    不是张飞不想,而是不敢。
    张达范强等人,就连睡觉都戴着头盔。
    每次张飞想鞭笞人的时候,张达范强等人就会低着头,然后将头盔上的白毦明晃晃的亮给张飞看。
    然后一副“将军你打吧,我们绝对不会哼一声”。
    有刘备送的白毦在眼前晃荡,张飞这还怎么打?
    打在张达范强等人的身上,疼的却是刘备的脸。
    张飞虽然很混,但不会混到一点分寸不懂。
    尤其是如今,刘备还称了帝,就更不能太恣意的鞭笞戴着白毦的左右裨将了。
    这也成了张达范强等裨将跟张飞相处最融洽的一段时间。
    今夜的主动请命也是张达范强心甘情愿:要对得起头盔上的白毦!
    能当裨将的没几个傻的,裨将不仅仅要武勇,还要机灵,懂得去执行军中的复杂军令。
    刘备专程送白毦的原因,张达范强等人也心知肚明:刘备知道张飞鞭笞左右的习惯不好,虽然屡屡教导但张飞禀性难移,无奈之下刘备只能施恩张达范强等人,希望能对张飞多包容。
    专程当着张飞的面赠白毦给范强张达等人,等于是给张达范强等人的保命符以及承诺:受委屈了,朕补。
    这一招虽然有刘封的提醒,但更多的是刘备在效仿汉高祖刘邦。
    只要赏赐给得多,哪怕对部下又打又骂,部下也会因为丰厚的赏赐自动忽略刘邦的打骂。
    就在张飞犹豫间,又有一骑策马而来:“禀将军,有魏军攻城!”
    张飞脸色一沉:“看来魏狗今夜,是准备强行攻破汉升的大寨了。范强张达听令,范强引一营守城,张达引两营先去大寨增援,待我破了城外那群魏狗,就来援你。”
    对于张飞的这个安排,范强张达没有再反对。
    两人也是久经战阵的,明白魏军这个时候来攻城的目的:不外乎佯攻郾城,牵制郾城的兵马。
    也只有张飞亲自出城,才能快速击败来佯攻郾城的魏军!
    城外。
    曹洪部署的第四队五营兵马,叫嚣着要攻破郾城擒杀张飞。
    魏轻车将军王忠和魏辅国将军刘若,则是并骑立在将旗下。
    王忠一边眺望郾城城头,一边叹息:“骠骑将军竟然只让你我二人为疑兵,也太小觑你我了,要我说啊,我二人应该去攻打黄忠的南门,四门齐攻,今夜定能擒杀黄忠!”
    刘若呵呵一笑:“那还不是你叫喊着要攻打郾城,定要让张飞授首。待会张飞出城,我为你掠阵,你放心,我不跟你争功。”
    王忠鄙夷道:“你不也说,若张飞敢出城,就定取其项上首级吗?待会张飞出城了,你就上去取张飞首级,我也不跟你抢功。”
    两人内心都感到一阵无趣。
    若是去打黄忠大寨,四门齐攻,没准还真有机会擒杀黄忠分工,强如项羽,最终也被一群名气低的将校分取了功劳。
    战场上。
    不是悍勇就能立功,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
    而来佯攻郾城就不同了。
    王忠和刘若再狂也不敢狂到真的要去取张飞的首级。
    张飞何人?
    昔日程昱、郭嘉曾言“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
    王忠和刘若有自知之明,虽然张飞名气没关羽强,但也不是谁都能去碰的。
    正说间。
    郾城城门开启,一支兵马如潮水般涌出。
    虽然天色昏暗看不清对方旗帜,但王忠和刘若也不敢大意。
    只要是出城的,都得当张飞来应对!
    不然一个不小心,人就没了!
    “咦?怎么往黄忠大寨的方向去了?”王忠吃了一惊,难以置信的看着出城的汉兵仿佛无视了城外的魏军,直接绕了个圈就直奔黄忠大寨了。
    刘若也是愣住:“我们,被无视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自心底滋生。
    既有不用对上张飞的庆幸,又有被张飞无视的怒意,还有要不要去拦截的犹豫。
    “要追吗?”刘若看向黄忠大寨的方向。
    王忠干脆果断:“我分你三营,不,四营兵马,你去阻挡张飞!我继续佯攻郾城。”
    刘若一愣,气骂道:“你怎么比猴儿还精。你给我五营兵马我也拦不住张飞。功劳你立,罪责我担,想什么好事!”
    不论是王忠还是刘若,都仿佛没看见出城的汉兵似的,依旧让军士对着郾城大喝。
    似乎是为了表现下凶狠。
    王忠更是让左右大骂,诸如“轻车将军王忠在此,张飞匹夫,可敢出城一战!”“张飞,你已经老了,只配当缩头乌龟了!”“张飞,你一介屠夫,怎敢挡我大魏天兵”等等,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刘若亦是不甘示弱,让左右对着郾城大骂。
    显然。
    两人都以为张飞不在郾城,胆气比刚来时提高了数倍,自觉反正张飞不在,骂再难听张飞也听不到。
    就在此时。
    城门再次开启。
    两千步骑如潮水般而出。
    又见一将持矛高呼:“校尉张达在此!尔等贼子,怎敢羞辱我家将军!”
    王忠和刘若互视一眼,哈哈大笑。
    “张达又不是张飞,无名之辈。”
    “不能取张飞首级,还不能取张达首级吗?”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王忠和刘若就选择了跟“张达”厮杀!
    以多打少打个没名气的张达,王忠和刘若可不会有半点心怯!
    为了能抢功,王忠更是亲自带着亲卫队近前,势要斩杀“张达”,直接夺取郾城立下大功!
    “张达小儿,可认得大魏轻车将军王忠!”王忠策马大呼,直取“张达”。
    刘若见王忠抢跑,气得大骂,也策马跟上:“王忠,你无耻!张达的人头是我的!让我来!”
    看着冲杀而来的王忠和刘若,张飞的眼神也变得凝重:竟用此二人来佯攻郾城,看来曹洪曹休已经将精锐都调去攻打汉升的大寨了,若不速破,汉升危矣。
    想到这里。
    张飞直接匹马而出,直取王忠,更是高呼:“贼子,莫要自恃人多势众,看我擒你!”
    见张飞竟然匹马就来了,王忠更喜:战场上单挑的机会可不多!杀了此人,我独立大功!
    就在王忠催快战马,准备一矛刺死“张达”时,却听得“张达”大喝一声,竟先一步刺穿了王忠!
    “怎么可能!”
    后方的刘若看得心惊胆裂。
    王忠竟然一个回合就被刺死了?
    张飞麾下,何时有这等猛将?
    “不!不对!是张飞!”
    刘若终于反应过来,除了张飞,谁还能一个回合就将王忠刺死?
    “撤!快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