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05章 当庭释放

      第405章 当庭释放
    源玉子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吉川夫妇还没反应过来,但他们也隐约意识到,案件判决开始向不利的方向偏转。
    检察官惊得坐直了身子,低头快速翻阅菊田律师开庭前递交的报告,发现他还真在庭审前递交了相关资料,只不过夹在一堆废话和报告中间,明显是故意的。
    法官扶了扶眼镜,开始认真阅读手中的材料。
    1991年日本法官年人均结案在1300件至1600件之间,一年只有365天,日本法官的考核以“结案率”为主要指标之一,需要高质量地处理大量案件,可想而知法官的压力有多大,基本上是匆匆扫一眼卷宗就开庭了,更有甚至是在法庭上现场看卷宗。
    趁着无人提出质疑,菊田明二继续陈述:
    “按照检察官给出的现场报告,警方抵达现场后,并未在藤原先生身上发现伤口;此外,经过dna检测,足以证明凶器上的血迹源自吉川莉绪本人,不存在任何其它特殊成分,包括且不限于染料、动物血液、植物液体等。”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藤原先生的杀人行为并不成立。”
    “试想一下,藤原先生如何在没有握刀的情况下刺伤吉川莉绪?如果他事先握刀并擦去了刀柄上的指纹,那刀柄上就不会留有吉川小姐的指纹……”
    检察官急得额头冒汗,他意识到不能再让菊田明二继续说下去了,连忙举手说道:“反对!”
    法官示意他陈述反对理由,检察官整理了一下思绪,捂着额头说道:“藤原誉也有可能是握着吉川莉绪的手背,强迫她手持水果刀……”
    “然后捅伤她的背部?”菊田明二打断道。
    检察官一时语塞,他想象了一下,那个姿势好像不太可能实现。
    菊田明二接话说道:“诚然,北岛检察官所述情况确实有可能在吉川莉绪昏迷的情况下发生,但在尸检报告中确切写明了死者并未服用任何药物,包括安眠药,且在卷宗中有目击者的证词,明确表示吉川莉绪是清醒的走进酒店的。”
    检察官无话可说了,他只能坐回座位,开始低头看表。
    吉川夫妇忍不住大声驳斥,质问菊田明二,如果藤原誉没有杀人的话,他们的女儿又是怎么死的?
    法官敲击法槌,要求他们肃静,事不过三,如果有第四次,就把他们逐出法庭。
    菊田律师面向法官,阐述起自己的推理。
    案发当晚,吉川莉绪因失恋前往酒吧,试图借酒消愁,偶遇老同学藤原誉(卷宗有写明两人的高中关系),双方攀谈一阵,寂寞的年轻男女总是会摩擦出火,于是吉川莉绪‘跟随’藤原誉前往酒店……
    土井结月忍无可忍,她站起来反驳,声称莉绪不是那种人,绝不会去酒吧乱性。
    法官也忍无可忍,示意法警驱逐,土井结月失去旁听资格,只能在法院外等待判决结果。
    对于她的质疑,菊田明二也给出了确切的回应。
    他从一堆材料中,翻找出吉川莉绪的消费记录,证明了她曾经在有马敏夫的私人诊所就诊,后者是一名心理医师,拥有京都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这足以说明吉川莉绪当时的心理状况并不稳定,所以出现酒后乱性的情况并不奇怪。
    法官认可了他的说法,并示意他继续陈述。
    吉川夫妇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他们抿紧了嘴唇,盯着菊田律师的嘴巴,生怕他又吐出什么可怕的字眼。
    “刚才我已经陈述过了,吉川莉绪在生前精神状况并不稳定,很有可能出现了自残自虐的倾向,亦或者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之类的精神疾病,否则无法解释她随身携带水果刀的行为。”
    “由此可以继续推测:在抵达酒店后,吉川莉绪试图用水果刀自残。她在小学担任教师,如果被人发现胳膊或者大腿上有伤口,她很有可能会失去小学教师的工作,所以她不得不选择刺伤最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部位……也就是背部。”
    “如此一来,就能解释吉川莉绪背后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刀伤。”
    “而我的当事人,也就是藤原先生,他在醉酒状态下,试图阻止吉川莉绪自杀。在这一过程中,他夺走了那把水果刀,因此刀柄血痂上才会留下他的指纹。”
    “尸检报告上同样写明了,吉川莉绪是死于脾脏破裂导致的急性大出血,换而言之,她是失血过多而死。”
    “这一过程大概需要半小时,甚至数小时内,才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藤原先生当时并不清醒,所以错把安眠药当成醒酒药服食,事后曾进行过药理检测,证明他体内有安眠药成分残留……故而警察赶到现场时,藤原先生还在床上睡觉。”
    “吉川莉绪失血过多,没有力气呼救,也没有力气离开,只能倒在地上慢慢流血而死。”
    “此外,藤原先生没有明确的杀人动机,只是因为酒后断片,回想不起当晚发生的一切,误以为自己杀了人,才会做出认罪供述。”
    “综上所述,我的当事人既不构成主动杀人,也不构成过失杀人。基于日本刑罚、律师操守以及人道主义,我对指控罪名做出辩驳,并主张我的当事人无罪。”
    ……
    此时此刻,法庭可见众生相。
    吉川太太默默流泪,抽泣声在法庭内回荡;吉川先生握紧了拳头,额头上青筋暴跳,咬着牙一言不发。
    藤原总监一脸平静,像是早有所预料;藤原夫人喜极而泣,不断摇晃着丈夫的胳膊,差点当场欢呼出声。
    藤原誉坐在被告席上,几度欲言又止,在轮到被告人发言时,他说不出话来。法官询问他,律师辩护是否属实,他低头扣着手指,声称自己记不清了。
    源玉子脑袋乱糟糟的,她目光来回打转,惊诧于菊田律师竟然能推理出一部分真相,同时又纠结于他帮藤原誉洗脱协助自杀的罪名。
    书记员十指跳动,打字机嗒嗒作响,将法庭上的一切言论记录下来。
    接下来也没有必要传唤证人了,所有证人都只能证明两人共处一室,且没有第三者出入,并没有人目击凶案发生的全过程。
    最后,经过审判长同意,被害人家属可以陈述意见、询问证人以及提出质疑。
    如果他们不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推翻菊田律师的逻辑链,不出意外的话,藤原誉将会被无罪释放。
    吉川夫妇环视法庭上的所有人,目光在藤原夫人和藤原誉身上停留良久,他们面含悲怆,哆嗦着嘴唇,带着最后的希望看向法院分配的辩护律师——他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俯身在夫妇耳边说了些什么。
    那对年迈的夫妻潸然落泪。
    源玉子能够共情,她难受得也想哭。伏见鹿捂住她的耳朵,双手捧着她的脑袋,说道:“走吧,没什么可看的了。”
    “法官还没宣判呢!”源玉子小声说。
    “没悬念了,再看下去只会糟心。”伏见鹿比她更了解法庭判决条件,法官最多最多打回补充侦查,或者要求重审,但最终结果不会改变。
    不论是逻辑链还是证据链,菊田明二的论述明显更加完整。
    “如果我上呈那盘磁带呢?”源玉子问道。
    “有什么变化么?吉川莉绪不还是自杀而死么?”伏见鹿早有预料,条理清晰的反驳道:“录音只能证明菊田律师的推论没错,藤原誉确实在阻止吉川莉绪自杀……并且,因为关键对话模糊不清,它并不能证明藤原誉协助吉川莉绪自杀。光有推论是没用的,法庭上要讲证据。”
    源玉子发现这就是个死结,不论怎么解,都会有人受伤。
    伏见鹿继续劝她走,她倔强地缩头,坐在原位,强迫自己旁观并记下眼前发生的一切。
    现在她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但只要吸取教训,不断复盘,不断拓展思路,迟早有一天,她再遇到类似的案件,一定能想出完美的解法……
    一定可以的!
    伏见鹿只好再度坐下,翘着二郎腿,双手交迭放在膝盖上。
    他心中烦躁得无以复加,恶魔川合冒出来,让他赶紧走,眼不见心不烦;天使小人也冒出来,让他坐着看到最后,这些都是他一手策划出来的,作为始作俑者,他无论如何都要看到结局。
    吉川先生咽下眼泪,他用袖口胡乱擦了擦,大声质问水果刀上的指纹检测报告是从哪来的?凶器不是躺在警察局里吗?菊田明二身为被告的辩护律师,怎么进警察局里取凶器检测的?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藤原总监是警视厅的总监,他去证物室调个物证,不是开个口就行么?
    菊田律师没留任何把柄,他声称昨天警视厅施行新规,物证留存前需要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再次检测,并公开检测报告——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冤假错案发生,让警视厅有自行纠错的机会。
    因此法官表示质疑无效,凶器检测手续合法合规,如果吉川先生怀疑检测造假,可以另行起诉。
    说完,他再次询问吉川先生还有什么话想说。
    这话落在吉川夫妇耳朵里,无异于法官在包庇凶手。吉川先生红了眼,哪怕法官重复询问三次,他都一言不发。
    见两人都不说话,审判长表示他们再不开口,就视为默认发言完毕。
    “随你们怎样好了。”吉川先生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审判长叹了口气,再度复查了一遍材料,确定没有什么遗漏,菊田律师的逻辑链和证据链无懈可击。他心里清楚,即便再继续查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便做出了无罪的判决。
    法槌一响,藤原誉当庭释放。
    庭审结束,所有人站起身,按照惯例,该向法官敬礼。
    然而,吉川先生骤然翻过护栏,扑向了藤原誉。法警见状,连忙上前阻拦,却不料吉川先生手中捏着一块狭长尖锐的玻璃,随手一挥,就割破了他的胸口。
    “去死!”
    吉川先生咆哮道。
    他将藤原誉扑倒在地,举起玻璃刺向藤原誉的脖颈。后者下意识抬手阻拦,玻璃刺穿了他的手掌,一大片血溅在了他的脸上。
    众人大惊失色,藤原夫人纵声尖叫;藤原总监和源玉子也跟着翻过栏杆,冲过去阻拦吉川先生;法官挥手呼叫增援,法警摁住了准备上前帮忙的吉川太太。一时间,庄严肃穆的法庭乱作一团,秩序与正义荡然无存,只剩下最纯粹的暴力。
    伏见鹿依旧坐在原位,脊背挺直,翘着二郎腿,双手交迭,搭在膝盖上。
    他的太阳穴在突突跳动,瞳孔倒映出受害者家属狂怒的脸,和上一世的记忆再次重迭。
    藤原誉的血仿佛溅在了他的脸上,如烧灼般滚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