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26章 毛遂自荐?一鱼三吃?

      第326章 毛遂自荐?一鱼三吃?
    “什么?曹胜这个月只交了一集稿件?你确定吗?”
    湾湾。
    信昌总部,当蓝天护接到常青树的电话汇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惊讶。
    在他印象中,曹胜的产量很高,每个月最少会交稿两三集,以前就算是过年期间,也能交稿两集甚至三集。
    怎么今年过年产量就少了这么多?
    常青树:“是的,他这个月确实只交了一集稿件,我已经发给总部的收稿编辑了。”
    蓝天护:“……”
    常青树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说出自己的猜测,“老板!我怀疑他最近赚得太多了,钱恐怕已经赚够了,再加上他这两年产量那么高,每本书还都那么有新意,我现在有点怀疑、怀疑他可能已经江郎才尽了,或者……可能是因为钱赚够了,已经丧失了写稿的动力,和创作的激情。”
    蓝天护:“……”
    蓝天护没有立即接话,因为他觉得常青树说的很有道理。
    功成名就的作家,特别是那些赚够了的作家,普遍都会丧失创作的激情,他经营出版社这么多年,早就见得多了。
    比如:金庸。
    1972年,时年48岁的金庸,年龄不算大,但他写完《鹿鼎记》之后,就宣布了封笔。
    是因为江郎才尽吗?
    《鹿鼎记》的质量,有目共睹,一点都不差。
    可以说,他封笔的时候,正是创作的巅峰期。
    可他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封笔,原因何在?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他赚够了,这辈子都不缺钱了,余生只想好好享受生活。
    和金庸相反的是古龙。
    古龙一直写到死,都没有封笔。
    原因何在?
    有人说是因为古龙不善理财,赚了就喜欢喝酒、玩女人,所以一直没存下多少钱,也是因此,他需要一直写。
    当然,这都是只是一家之言。
    但蓝天护觉得有点道理。
    也是因此,他能完全理解常青树的判断,曹胜确实有可能因为赚够了,丧失了创作的激情。
    “我知道了,就这样吧!再见!”
    心情变得不好的蓝天护简短说了一句,就挂断通话。
    随后就坐在办公桌后面,眉头紧锁,久久都没有动一下。
    他做梦都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曹胜,竟然会这么快就要迎来职业生涯的尾声。
    主要是他怎么也没料到曹胜能这么快就赚那么多钱。
    写小说倒是没赚太多,但写剧本却赚得比抢钱还快。
    去年年底很多媒体报道曹胜两个剧本赚了一亿多,他当时看到新闻就惊讶不已。
    当时就想过曹胜以后,恐怕会没那么用心写小说了,可能会改行职业编剧。
    却不料曹胜这么快就将写稿量减半了。
    默然枯坐良久,他才拿起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拨通公司内部一个号码,“唔,我听说曹胜这个月的稿件发过来了是吧?麻烦你赶紧把稿件转发到我邮箱,我想看看。”
    吩咐完,他挂断电话,就操作电脑,登录邮箱,很快就看见曹胜这个月的一集稿件。
    蓝天护打开文档,眯着眼睛一点点看这集稿件内容。
    他怀疑这集稿件的质量有大幅下降。
    严重怀疑曹胜减半的不仅是产量,还有质量。
    如果质量也减半了,那才是最坏的消息。
    他也需要调整公司的力捧对象,恐怕要考虑力捧别的作家了。
    《洪荒演义》这本书,他一直有追读。
    所以最新这集稿件的内容,他能无障碍地阅读下去。
    但……
    看着看着,他表情就变得很意外。
    因为他渐渐发现这集稿子的质量,好像没有下降,一点都没有下降?
    他有点不敢相信。
    不知不觉中,竟然渐渐忘了审核这集稿件的质量,心神都沉浸到剧情中,看得心潮起伏,因为这一集的剧情比前几集的剧情,竟然更精彩。
    剧情渐入佳境了。
    等他看完整集稿件,他才回过神来。
    表情有点惊喜。
    也有点疑惑。
    这集稿件的质量一点都没下降,说明曹胜水平没有下降,那为什么产量减半了?仅仅是因为懒吗?
    蓝天护有点想笑。
    但更多的是无奈。
    一个已经赚够了的作家,能继续写就不错了,还能要求对方拼命写吗?
    ……
    徽州。
    傍晚。
    曹胜随大流,来到学校食堂,点了一份饭菜,找了个人少的餐桌坐下,低头安静地吃着。
    他没去多想常青树和蓝天护收到稿件后的反应。
    他不喜欢做这种精神内耗。
    而且,时至今日,他早就不需要去揣摩出版社的心理,如果合作得不愉快,换一家出版社就行。
    反正他的作品,早就不愁找不到想要合作的出版社。
    忽然,有人端着餐盘来到他对面。
    一道有些耳熟的声音传来,“学长!我能坐下吗?”
    曹胜抬头,看见最近刚刚聘请过的四个体育生之一的瘦高个。
    曹胜记得这人应该是叫徐荆山,从小练的是剑法。
    曹胜露出一抹笑容,微微点头。
    徐荆山回以笑容,在曹胜对面坐下。
    “你找我有事?”
    曹胜微笑问。
    最近的鹏城之行,徐荆山给他的印象是沉默寡言,所以,他不觉得徐荆山此时过来,只是凑巧。
    徐荆山点点头,“学长!我想毛遂自荐,做你的长期保镖,你看可以吗?”
    曹胜哑然失笑。
    他现在住在学校,平时很少离开学校,根本就用不上保镖。
    所以,他没急着找长期保镖。
    “咱俩现在都是大三,你不用叫我学长。”
    曹胜笑吟吟地说。
    徐荆山摇头,“不是!你本来就比我高一届,只是变成本科后,又读一次大三而已。”
    顿了顿,他又问:“学长!你能考虑一下吗?我真的很想一直跟着你。”
    曹胜微微摇头,婉拒:“抱歉!我暂时没有请长期保镖的打算,以后再说,行吗?”
    徐荆山眉头微微皱了下,但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曹胜的拒绝,在他的意料之中。
    来向曹胜自荐之前,他就想过了——以曹胜目前的身家,如果真想请长期保镖,应该早就请了。
    但他还是想来问问。
    试试看,有没有机会。
    “好!不过,学长,以后如果你想找长期保镖,你可以随时找我,我都愿意。”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放到曹胜面前。
    “学长,这是我的邮箱号,如果哪天你想请我,给我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行了。”
    曹胜看着他,又看了看他拿出来的纸条,莞尔一笑,伸手拿起这张纸条,塞进裤兜。
    “好!如果将来我想请长期保镖,一定会考虑你。”
    徐荆山微笑点头,随即起身端起餐盘告辞走人。
    曹胜笑了笑,低头继续吃饭。
    他刚刚收起徐荆山的那张纸条,只是出于礼貌,其实心里并不打算考虑徐荆山。
    哪怕将来请长期保镖,他也会优先考虑退伍兵。
    退伍兵不比体育生可靠?
    ……
    只是,让曹胜意外的是——接下来几天,他又先后被另外两个体育生半路拦住,也都是向他自荐,希望能做他的长期保镖。
    其中一人是孙亮,一人是胡荣。
    他短暂聘请过的四个体育生,竟然有三个想做他长期保镖?
    这事让他挺想笑。
    但也能理解这三个体育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应该是他这次短暂聘用的钱给得太多了。
    对他来说,那只是一点小钱。
    但对这三个体育生来说,可能就是梦寐以求的高薪了。
    每天五百块,另外还有红包,还包吃包住。
    这样的薪水,等他们毕业后,可能一个月都未必能挣得到。
    不过,这三个体育生先后向他自荐,倒是让曹胜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要开一家健身馆,把这三个体育生收入其中,让他们平时为我挣钱、需要的时候,让他们客串一下我的保镖?顺便还能让他们做我的陪练,也能顺便了解他们从小学的功夫?
    他现在对各种传统功夫,都很有兴趣。
    还在为写国术类的作品做准备。
    之前飞去鹏城的客机上,他就想过以后找机会,见识一下这几个体育生的功夫。
    只是……
    这年头开健身馆,生意恐怕不会太好。
    因为现在有钱又有闲的人,并不多。
    舍得钱去健身馆健身的人,就更少了。
    但,曹胜转念一想,又觉得生意好不好,其实无所谓,只要把开健身馆的房子买下,就算健身馆一直赔钱,随着时间推移,开健身馆的房子房价飙升,也能在房价上赚回来。
    总之是不会亏的。
    而且,开健身馆的话,健身教练肯定要多请几个。
    必要的时候,这些健身教练,都能客串他的私人保镖。
    平时也都能做他的陪练。
    正好他的喜通网吧最近要开分店,到时候也要买门面房,干脆将门面房上面的二楼也买下,一楼开网吧,二楼开健身馆,健身管的教练平时还能防止有人来网吧闹事。
    脑中闪过这些念头的时候,曹胜莫名地想到一个词:一鱼三吃。
    感觉自己养一批健身教练的好处,好像还挺多。
    随即,他又想到另一个选择。
    ——和黄清雅大哥合作开发房地产。
    黄清雅大哥生意做得不小,在本地应该很有人脉,如果和他合作开发房地产的话,应该能玩得转。
    而地产公司,也会养一批保安,也随时可以客串他的私人保镖。
    当然,前提是养得那批保安,得有点本事,偶尔客串保镖的时候,能胜任。
    作为一个靠写作维生的宅男,曹胜的想法很多,但大部分想法都只是想想而已。
    因为他怕麻烦。
    所以,开发房地产的念头,暂时被他放下了。
    而开健身馆的念头,却被他付诸实行。
    因为开健身馆对他来说,挺容易。
    在买门面房开网吧分店的时候,顺手把二楼的房子买下就行,健身馆也能请人打理,亏本他也无所谓,哪怕这健身馆营业一段时间后,就倒闭,他也能接受。
    因为就算倒闭了,对他来说,也不浪费,平时他自己还可以去健身馆里练拳。
    本着这样的想法,他给梁鸿飞打了个电话,让他在找门面房的时候,要找那种二楼或者三楼也能买几间的。
    几天后,梁鸿飞就打电话来汇报,说门面房找好了,请他去实地察看一下。
    第二天正好是周六,曹胜上午和梁鸿飞一起去看了一下。
    那栋楼离徽州师专稍微远一点,在徽州技校附近,不是新楼,但有相连的三间店面对外出售。
    二楼三楼四楼对外出售的就更多了。
    对了,这是临街的一栋四层小楼。
    曹胜他们到地方的时候,房东已经打开店门,站在门口等着了。
    房东是一个头发白的中年男人,看见摘下墨镜的曹胜,并没有什么反应,没认出曹胜的身份。
    倒也正常。
    这个年纪的男人,一般没有看小说的习惯,也没有看新闻的习惯。
    曹胜他们进去看了看,发现这三间门面外面看着不大,里面空间还可以,看里面的结构,明显是商住两用的那种门面房,除了前面一间,后面还有一间稍小的房间,房间后面,还有卫生间和厨房。
    “老板!这门面位置不错啊,你怎么想着要卖呢?急着用钱?”
    曹胜好奇询问房东。
    房东面露苦笑,点点头,叹道:“没办法!儿子不争气,做生意亏了钱,我这个做老子的,只能想办法给他凑钱补窟窿了,还好我有这三套门面,要不然也帮不了他。”
    “二楼也是你的?”
    曹胜问。
    因为他刚刚看见上二楼的楼梯了。
    房东点头,“嗯!二楼要小一点,比一楼少一个卫生间和厨房,你们要上去看看吗?”
    曹胜点头,“好啊!走!上去看看!”
    他当先向楼梯走去,上了二楼,发现二楼房间有住过人的痕迹,有木床、有衣橱,墙上还贴着明星海报。
    对了,这三间铺面,不仅楼下三间是相通的,楼上也是相通的,楼上有一大半都是毛坯状态。
    房东介绍说:“这一片没装修的,之前的租客是当仓库用的。”
    “这里之前租给别人做什么生意的?”
    曹胜好奇。
    房东:“开面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