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果然是老银币!为了给妹妹送卫生巾
第212章 果然是老银币!为了给妹妹送卫生巾借口开拓西北市场?
“呃,乔教授,2吨是指极限载荷,只要满足800公斤的载货重量就可以的……”
谢威有些尴尬。
他虽然不懂车辆设计,也不至于提出如此无知的要求。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商业交流快速增长,尤其是物资的运输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国内汽车产业尚未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车辆才是需求最大的。
可拉人,可载货。
关键售价还低。
进口的小轿车不管是开还是乘坐,是倍有面儿的事情。
国产小轿车?
现如今就红旗跟少量几种,那需要单位才能采购,根本不允许私人购买;进口轿车?
先不说进口指标,即使拿到了进口指标,动辄几十万的售价,刚刚出现的万元户都买不起。
面包车这种功能齐全,用途广泛的才是最符合这个年代国内市场需求的。
当然,目前国内道路网路也不够发达,硬化过路面的道路虽然不少,达到了66.1万公里,大部分却都在城市之中。
连很多国道都没有硬化,更不要说省道甚至级别更低的道路。
如此情况下,谢威要求载重量这么大,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可想而知。
“虽然我理解你的想法,可你的要求太高了……卡车使用的动力系统,面包车肯定装不上。我们国内在发动机方面的情况……”
听完谢威的解释后,乔戈里教授叹了口气。
他能理解谢威的想法。
可现实不是如此啊。
“重新设计研发发动机,先不说经费跟配套,仅仅是时间,都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国内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在动力方面更是不行。
战机、军舰、坦克等,都受到“心脏病”的制约。
“乔教授,咱们可以使用212吉普的发动机。”
来之前谢威就想好了。
212吉普搭配75马力的发动机,对于面包车来说,其实有些耗油了。
得益于曾经跟汽车厂的合作,谢威了解过国内汽车的发展历程,很清楚中国最早的生产面包车的企业并不是从国外引进的大发公司的“黄大发”,而是昌河汽车在82年开发出来的轻型客车。
实际上那玩意儿是仿制铃木的。
要说到昌河汽车,就不得不说这厂跟122厂的渊源:昌河机械厂其实是造直升机的!122厂的备份工厂!
已经被谢威早就忘记的昌河汽车最早生产的轻型客车型号,谢威却清楚记得,这款国内第一款面包车,国内不曾出现过的新车型,破费脑筋的主管部门,是把面包车划到轿车目录里的。
只是一款搭载35马力发动机的面包车!
虽然比起84年引进国内的“黄大发”的40马力弱了不少,可实际上动力真心不怎么样。
黄大发在国内的产量并不高。
而昌河的面包车,从82年诞生到2000年停产,总产量也仅仅只有15万辆。
看看国内销量火爆的五菱宏光,排量1.2l的动力超过70马力,1.5l的最大功率更是超过100马力。
强劲的动力,在道路并不完善的环境中,才有更好的市场。
“会不会太耗油了一些?”
乔戈里担忧地问谢威。
“不会。我们要考虑车辆行驶的不只是城市道路……抛开司机,标准还能搭载6人呢……乔教授,你们只需要按照我这个草案来论证可行性,如果可行,就拿出设计方案,经费的问题您不用担心……”
谢威知道乔戈里还有很多疑问。
之所以先跟对方沟通,就是他知道这年头国内有技术的专业人员不会根据市场去设计产品,他提出来的方案,实际上,是融合了长安跟五菱宏光的一些优势的。
当然,在知道小鬼子的车企很快就会进入大陆市场的情况下,在卫生巾已经被小鬼子给背刺了一刀,虽然这让谢威直接利用小鬼子来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
可谁都不想闹心。
“好吧,这事情很急吗?”
“越快越好。下午122厂的领导会过来。”
“……”
看着谢威,乔戈里教授瞬间无语。
腹诽不已:你小子既然方案都已经搞好了,直接说让我们按照你的方案设计就行了呗,还说什么论证不论证的?
要是论证不成功呢?
对于乔戈里的想法,谢威知道,他却不想去过多的精力解释。
太累。
关键没法解释。
反正他提供的只是草图,车辆内部布局什么的,其他啥都没提。
抱怨归抱怨,乔戈里还是希望能把学校的车辆技术转换成成果,获得更多经费,只有这样,车辆工程在学校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建设实验室需要钱,搞课题需要钱,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更需要钱。
看看最早跟谢威合作的化学系、计算机系,现在根本就不问学校要经费,从来都不缺课题经费,参与到研究项目中的教职工跟学生,补贴都涨了好几次了。
在谢威离开后,认真研究了一下谢威的方案草图,底盘什么的,谢威没有瞎搞,除了车辆内部布局跟外观设计,真正涉及到技术核心的东西,都没有。
不由松了一口气。
搞技术的,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指导专业的技术人员。
当即,就找了车辆工程系的老师跟几名学习优异的学生。
“……这个项目,对我们车辆工程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有了课题经费,恢复车辆工程系,就不再是问题,学校也不可能再推三阻四,甚至在今年,都有可能增加招生专业跟招生名额……”
现在的学校什么情况,所有人都知道。
能快速把技术成果转换成产品,从市场上要课题经费、要技术研发经费的专业,学校重点建设!
“乔教授,您直接吩咐就行了……”
“是啊,咱们之前都想主动找校企办帮我们寻求点项目呢!”
“有了车辆设计项目,既能给学生练手,积累经验,又能把一些理论的东西进行验证……”
“最好是让我们也参与到制造中去,不能只搞设计。”
整个车辆工程系统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反对。
就连谢威提出的方案草案,也没人发表任何态度。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的:不管多难,设计项目必须接下来!
一个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想要搞成车辆工程系,补全车辆相关的各个专业,连个车都没设计过,哪里还好意思去搞什么车辆工程系?
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乔戈里叹了口气。
车辆工程,目前在学校,太过不受待见了啊……
那坦克项目,都因为没有经费,一直都处于停滞状态,很多理论设计都没经费验证。
靠学校分配上级拨款?
还不如自己挣。
还好,谢威提出来的项目,难度不高。
从乔戈里教授办公室出来,谢威专门去了一趟袁振越在后勤的办公室,还好,调集物资的袁振越尚未离开。
袁振越在后勤,跟好几个人一间办公室,不好谈事情。
见谢威来找自己,他主动叫谢威到外面谈。
“你去找乔教授了?”
给谢威递上烟,点燃后,袁振越问谢威。
谢威点头,叼着烟,用审视的眼神打量袁振越,也不说话。
他的目光看得袁振越心里直发毛:难道自己在哪里又不经意间得罪了这老银币?
快速而又认真地思索一番,自己可是没有丝毫得罪谢威。
稍稍安心了一些。
“怎么?需要我把谢柔带回来吗?”
谢威不开口,估计就是这事儿了。
毕竟整个项目团队都在吃苦,谢威利用自己的特权把妹妹带回来,容易遭人诟病。
“不是。”
谢威摇头。
他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深知谢柔性格的他,知道谢威没有见到遥测弹跟实弹论证她的验算结果,不可能回来的。
“老袁,你有没有考虑到校企办?”
“啊?”
袁振越嘴角轻微抽动了两下。
去校企办?
特么的,自己一直都想跟谢威这老银币保持距离,平时除了讨好,一点都不敢得罪。
李校长离开,袁振越还闹心为什么校长不把自己带走,或是把自己安排到其他单位呢。
去校企办?
在谢威手下干活?
日子还过不过了?
之前的校长助理吴涛,犯错后,从校企办主任的位置上被撸,目前在学校后勤系统当个普通的办事员,后勤系统那帮子人精,不仅没人会好好对待吴涛,甚至有意无意地针对吴涛。
那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看着袁振越神色复杂,谢威默默叹了口气。
从最开始见到这家伙开始,好像他就一直防备着自己,但是却非常会来事,比起王征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培养一下,在校企办,应该是能独当一面的吧?
要不然谢威也不会主动在袁振越往西北戈壁去的地方,找他谈这事。
“不愿意?没事,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我觉得你在后勤系统太过浪费,校企办更适合你的发展……当然,这也不强求。”
“不,不是……”
听到谢威这话,袁振越急忙开口否认。
特么的!
校企办,可以说是整个学校中升职最快,也最有潜力的地方,很多学校的非教学人员都想进去校企办,奈何谢威不松口,谁的面子都不给。
学校一些想要找谢威说情的人员在校长的镇压下,也没谁行动。
问题是谢威这老银币,坑人于无形啊。
“那是?”
“现在李校长具体人事调动一直都没有动静,我还是校长助理……目前只是帮着后勤系统……”
此刻,袁振越觉得自己大脑从来都没有如此好用过。
“行吧。”
谢威看出来袁振越不想去校企办,也不强求,“对了,你去那边,到附近的大城市,找那边的百货商店或是供销总局,帮着把卫生巾推销过去……咱们的卫生巾,在西北还没人知道呢……”
“啊?”
袁振越惊讶得张开了嘴,叼着的烟,也从嘴里无声滑落。
他很想问问谢威,自己能不能拒绝。
自己不是校企办的人啊!
而且,自己一个大男人,跑到西北去推销女性生理期用品,谢威真不怕自己被打死?
“你乘坐飞机过去的。到时候去一趟乌市,那边是主产区,如果合适,我们会到那边建立一个卫生巾生产厂……”
谢威可不管袁振越的心里想法。
西北盛产,属于原材料供应地,虽然目前全国供应依然紧张,随着石化技术的逐步提升,以及西北的种植扩大,以及盛产的中亚诸国,远比东北容易解决原料供应。
虽然东北也属于产区,却由于属于粮食产区,种植的规模远不如西北。
“那啥,谢威,要不你帮忙安排一名校企办的女同志跟我一起去?”
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
根本不敢。
可袁振越真不想自己去。
“运-11的运载能力有限,多带一个人,就少带几十公斤的物资。方教授他们不确定还需要多长时间才回来呢……咱们总不能经常用飞机往那边运输物质吧?一趟的飞行成本好几百不说,关键是各地中转加油什么的很麻烦……”
“……”
袁振越很想反驳谢威:在西北没有建卫生巾厂之前,卫生巾怎么运输?
从东北到西北,4000多公里的铁路,得多长时间才能运到?
看着谢威一脸认真,袁振越无奈地点头:“行吧。”
谢威也不管他情愿不情愿,再吩咐了一番,让袁振越多带点卫生巾过去,前期可以免费提供给西北合作的经销单位女性同志试用后就走了。
尼玛!
这老银币!
为了给自己妹妹送卫生巾,居然借口让自己去那边开发市场?
果然是老银币啊。
如此一来,谁都找不到任何说辞怪罪谢威。
无奈归无奈,事情还得办的。
袁振越甚至都想是不是顺路去找一下李瑞,让他把自己调离学校,免得不知不觉地就被谢威这老银币给坑了。
乔戈里在跟专业上的众人商量后,还是主动找了张鸣秋汇报谢威让他们搞汽车设计的事情。
“这事情是车辆工程跟校企办的合作,校企办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帮着学校各个专业、系解决课题经费、成果转化等问题。不需要上报学校……”
对这事,张鸣秋丝毫不干涉。
“……”
乔戈里很想问问张鸣秋,是不是只要涉及到谢威,学校领导一点原则都不会讲了?
自己汇报,是为了听到这话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