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2章 两伊战争要开打了呢

      第172章 两伊战争要开打了呢
    “这是他们的谈判策略!我不信他们真的已经突破了!”
    到现在,村田正雄依然不相信中国大陆已经有单位能提供数控系统。
    哪怕只是最基础的两轴数控车床系统。
    看着村田正雄的反应,冈坂日川此刻已经绝望了。
    自己早就已经了解到真实情况,奈何村田正雄有着蜜汁自信,不认为中国有企业能研发出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阁下,根据目前我掌握的情况,七机部已经给出了800台数控车床的改造订单……”
    村田正雄正要厉声反驳“不可能”,可看到自己最信任的手下那严肃的表情,脸上的傲慢瞬间消失不见,“难道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一时间,不由有些后悔之前把条件制定太苛刻。
    整个中国都缺钱。
    采购了国内的,用于进口的经费自然就少了。
    “之前的产品他们肯定不会要了,条件也不会再接受。要想继续合作,就只能提供加工精度更高、性能更先进的三轴甚至以上……”
    “不可能!那可是战略装备!”
    战略装备不能卖给社会主义国家的。
    没等冈坂日川说完,村田正雄就粗暴地打断了他,旋即质问对方:“你难道被他们收买了?”
    “如果无法合作,他们迫切需求,又买不到,会投入更多经费研发,到时候不仅我们失去大陆的市场,甚至在国际上也会面临他们的竞争!”
    冈坂日川并没有生气,声音低沉地说道。
    村田正雄也沉默了。
    事实就是如此,他们想要赚中国的钱,却也不希望对方发展起来,更不希望对方学习他们的技术。
    “此事需要公司总部决定……”
    ······
    “四轴?”
    看着眼前的李瑞,谢威无奈不已,“校长,您没有更重要的事情?”
    “这个更重要。火箭跟导弹等一些异型结构件属于关键零部件,目前靠着工人加工,报废率也很高,部里一直都希望能从国际上进口,一台四轴数控机床的价格,那都是上百万刀呢。”
    李校长没有理会谢威的不爽。
    说什么七机部需要四轴,实际上呢?
    他只是打部里给那800套数控车床改造订单利润的主意。
    “走都没学会就学跑了?咱们三轴都还没有搞定,配套的伺服电机才刚开始展开……”
    “如果有四轴给研发团队参考呢?”
    “没用。基础不扎实,同样搞不出来。就像三轴一样,并不只是增加了一个控制轴那么简单,需要处理更多数据……”
    杜国旺摇头。
    目前基础太差了。
    “别的不说,仅仅是数控铣床所需要的主轴,以目前国内的技术,都无法生产出来;滚轴丝杠虽然生产出来了,无论是质量还是精度,都没法跟国际上的比……”
    他同样知道李瑞打什么主意。
    直接把对方的话给堵死。
    想挪用数控系统的研发经费?
    不行!
    “既然如此,对经费需求更高。要是按照校企办的其他合作模式,利润会降低一半啊……”
    见两人都不松口,李瑞无奈了。
    再次提出自己建厂生产的事情,“哈城的工业基础比蓉城好多了……”
    “哈城工业基础是好,却不是电子工业好。如果要论基础,沪市的电子工业基础更好!生产数控系统所需核心芯片的14厂也在沪市。”
    谢威平静地回答。
    顿时把李瑞给搞得尴尬无比。
    之前谢威就解释了为什么要把数控系统的生产放到蓉城。
    蓉城的电子工业没法跟沪市比,布局众多的电子研究所甚至比沪市的配套更完善。
    蓉城处于国内最腹地的位置,不容易被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同行注意到。
    东北的冬天,气温也太低了。
    “哈一机都没有意见呢!”
    “呃,我就是说说。”
    李校长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随后转移话题,“对了,谢威啊,目前79级实验班也上课一个多月了,学生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你看是不是给他们安排到各个项目中去?”
    “那是学校的事情。”
    谢威直接怼了回去。
    “校长啊,此事让谢威出面不太合适。学习时间都不够,学校那么多管理人员,难道就找不到人负责?”
    杜国旺声音陡然大了起来。
    对他来说,现在谢威帮着解决三轴数控系统的攻关才是最要紧的,整个团队里,谢威不仅熟悉机械技术,也熟悉电气、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
    单一的技术,谢威并不强;可对整个项目来说,谢威却至关重要。
    这也让杜国旺等人意识到谢威口中所说的交叉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谢威提出:有了三轴机床跟控制系统,直接可以在工作台上加装用于装夹零部件的回转类工装,诸如分度盘之类的附件,也能实现四轴功能!
    唯独就是如同现在普通机床那样,在加工到一定程序需要暂停程序运行,手动控制,然后再继续加工。
    哪能让李瑞把谢威弄到其他项目?
    “我这不是问问嘛!”
    李瑞尴尬了。
    他发现,以前的招数不管用了。
    两人没有理他,直接投入到工作中。
    “德宝同志啊,实验班一天只是上课可不行。”
    无奈之下,李瑞只能回去找刘德宝。
    刘德宝兼任79级实验班的辅导员,按理能提供给实验班的资源比78级实验班辅导员的罗阳更多,可是现在,79级实验班因为没有出现谢威这样的,导致整个班的状况比78级的差了不少。
    “要不,您给谢威说说,让谢柔到实验班上课?”
    刘德宝一脸无奈。
    原本就计划让谢柔担任79级实验班班长。
    只要谢柔挂着班长的头衔,事情自然有谢威去做。
    奈何,从开学报道,谢柔不仅没有参加入学考试,一次都没出现在教室。
    学习?
    所有实验班的授课老师,跟谢柔都熟悉,平时都是单独给谢柔上课呢。
    “拉倒吧。我说了好几次,都不管用,刚才去,都没给我开口的机会……”
    李瑞无奈地说道。
    “现在实验班的确实应该放到项目中去学习了。”
    刘德宝也找过谢威多次,奈何人家根本就不给他这个副校长兼副书记的面子。
    “要不,你去找谢柔谈谈?”
    “……”
    谢柔从开学报到前,就被谢威丢到了翟鑫国带着唐道贤搞的一次性单兵火箭筒项目中,美其名曰是让她熟悉火箭基础技术。
    这让谢柔很上头,每天比翟鑫国跟唐道贤两人还能肝:每天学习单兵火箭弹相关基础知识,然后动手实践,累了就学习一下实验班的课程,几乎睡在办公室里。
    只因为谢威说了,把这项目搞得差不多,就让她到学校的远程火箭炮项目中学习。
    其他参加项目的学生,暗地里叫苦连天,却也不敢表露出来:但凡表露出来,直接就被翟鑫国踢出项目团队了。
    如此一来,整个项目的进度大大加快。
    跟其他专业的火箭筒研究单位不同,有着充足经费的情况下,翟鑫国带着的团队,本身就是利用70式等已经完成的基础进行改进,只要设计完成,理论论证没有问题,就可以生产样弹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再继续改进。
    为了加快进度,谢威还提供了模块化设计的思路,甚至还把各种材料也告诉了研发团队,这就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研发过程中寻找各种替代材料的实验过程。
    团队只需要论证谢威提供的材料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就完事儿,而不是通过大量实验来论证哪种材料最合适。
    “谢柔,明天就开始样弹生产了,这些设计都论证过多次,没有问题,晚上你回去好好休息一晚上吧。”
    看着眼前头发凌乱,满脸疲惫,眼神却透露着亢奋的谢柔,翟鑫国心疼不已。
    “翟教授,明天开始我就不来这边了。”
    疲惫的谢柔用食指跟中指捋了捋额头前有些油的头发,咧嘴笑着。
    “啊?不来了?”
    一旁眼睛里布满血丝的唐道贤顿时惊慌起来,谢柔要是走了,谁来鞭策自己?
    每次自己疲惫不堪想要休息时,看到谢柔这个比他小了快十岁的女孩子都还在继续,瞬间又有了动力。
    有谢柔这样疯狂学习的人在,唐道贤都觉得休息是浪费时间。
    苦吃了,罪受了。
    进步却是超乎唐道贤自己想象的。
    “你是要回班上上课吗?”
    唐道贤紧张地问道,“学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我们实验班都是可以在课余之后参与到实验项目的……”
    “在教室里学习太浪费时间了。我哥给我安排了另外的项目……”
    谢柔摇头。
    她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不愿意到教室里去浪费时间。
    实验班的教材她同样有,总觉得太简单了。
    谢威也给她说了,即使觉得别人不够聪明,也不要说出来,不然大家心中很难接受。
    谢柔深以为然。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她一听就明白,给自己的教材也比班上用的更复杂,她去班上上课,只能打击其他同学。
    哪有研究火箭相关的技术有意思?
    “去方鹏举那边吗?”
    翟鑫国问道。
    谢柔点头,并没有说出来。
    到学校的路上,谢威就专门给她强调过保密守则。
    比起大半年前来学校,谢柔成熟了很多。
    至少,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我哥让我不要跟傻子说话……”
    “那也好。回去洗个澡,好好休息吧。那边可比咱们项目的难度大,涉及的领域也更多,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等……”
    翟鑫国并没有挽留谢柔。
    留不住。
    方鹏举搞的是远程火箭炮项目,单兵火箭筒的技术连远程火箭炮的基础都算不上,仅仅只能是让谢柔了解了基本原理。
    天才学生,哪个教授不想带?
    可惜……
    翟鑫国不是没动过留下谢柔,让她成为自己弟子的念头,奈何他根本没法跟梁红斌等人争。
    一时间,不由暗自叹息,可惜了这么好的苗子。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再把设计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缺漏!”
    谢柔走了后,看到唐道贤也准备离开,顿时怒了,“没有别人的天赋,还不愿意努力!你看看你,要多久才能掌握这些基础?”
    “……”
    唐道贤脸上瞬间被委屈爬满。
    自己跟谢柔一样的啊!
    原以为,谢柔来了后,自己没有挨骂,是因为导师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跟进步,结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师徒两人此刻脑海中几乎同时浮现出了这句话。
    ······
    “你准备让谢柔去方鹏举的火箭炮项目?这边不是还没成功?”
    梁红斌没想到,谢威深夜来找自己,是为了这事情。
    “对。目前谢柔并不适合留在实验班……校长想利用她继续增加项目……”
    谢威点头,并没有绕圈子。
    梁红斌对谢柔的学习安排,跟谢威对谢柔的规划本质上没有区别,不过在前期是有着冲突的。
    航空航天系已经恢复,航空航天设计与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两个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按照入学前报考学生来的,而是在学校入学考试后,选择了仅仅低于实验班分数的学生。
    这也导致不少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没能留在航空航天系。
    而谢柔,高考成绩不冒尖、入学考试成绩没有公布,梁红斌是希望谢柔能在学校打好基础,直接推荐到钱老门下。
    “这也不能怪老头,学校原来在军工领域什么地位?如果哈军工还在,他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敢有。”
    梁红斌叹了口气。
    李瑞的想法,跟他们差不多。
    只是可惜,哈工大目前所获得的资源根本就没法跟首都的那些学校比,甚至没法跟南迁之后只剩下部分的国防科大比。
    “配套不是我们一个学校就能完成的。搞太多项目,反而会把有限的资源分散,更不利于后续发展。数控机床不只是对军工领域重要……目前仅仅是有了数控车,对方主任那边的远火项目促进作用就已经展现出来……”
    面对梁红斌,谢威不需要如同面对李瑞那样跟他玩心眼儿。
    相对来说,梁红斌更纯粹。
    虽然也希望哈工大恢复到国内第一军工院校的地位,可他不会如同李瑞那样什么都想搞。
    “方鹏举的火箭炮项目,所需要的经费可不少!要是校长知道了,到时候……”
    梁红斌提醒谢威。
    目光中有着担忧。
    “远火部队不需要,却是高端军工产品走出去的机会。李校长不会去管这些的。只要研发出来,就可以找机会推销出去……”
    七机部给的800台数控车床改造订单,谢威并没有准备把全部利润留在数控系统。
    而是准备加大对方鹏举远程火箭炮项目的经费支持。
    两伊战争,即将打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