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9章 不是恒温恒湿无尘车间,真是数控系统?

      第169章 不是恒温恒湿无尘车间,真是数控系统?
    “啥?搞出来了?已经测试没有问题,正在改造第一批数控机床?好!实在是太好了!我明天就到你们学校!”
    不抱任何希望的负责人万万没想到,李瑞会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惊喜之余,想到李瑞平日里的行为,也冷静下来。
    准备直接去学校看成果。
    不去亲自看看,万一对方是吹牛呢?
    李瑞在接到电话后,心思又动了起来。
    部里主动询问,甚至有副部长来学校检验成果,这不是送钱上门嘛!
    也不管是晚上十点过,当即就让袁振越去机电系找杜国旺跟谢威来自己办公室。
    “对了,把母志平也叫上。”
    “校长,这么晚了……”
    袁振越最不想的就是跟谢威那个老银币打交道。
    坑人太厉害了。
    前段时间,校长也不想见谢威,主要怕谢威找他麻烦,自己过了一阵轻松日子呢。
    “告诉他们,部里送钱的马上就到,他们研究出来的数控系统,可以借着机会搞到持续研究的经费了。”
    袁振越一听有人送钱上门,觉得是好事,顿时乐呵呵地往金工车间去了。
    从第一套数控系统装到车床上后,金工车间那台改造的数控车床就没有停下来,一直在进行各种测试。
    为了加快进度,这两天又加班加点改造出来了三台。
    虽然加工精度无法达到顶级车工的那种精度,可效率却不可同日而语。
    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多年培训,也不需要太丰富的经验,只要程序编制好,随便一个人接受很短时间的培训,能安装好零件毛坯,按下启动按钮,就能替代培训了多年的五级甚至六级车工。
    所以,在有了成果后,整个项目所有人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部里送钱来?”
    谢威狐疑地看着袁振越。
    啥时候七机部这么大方了?
    “该不会是校长又在部里吹了什么牛,部里派人来检查吧?”
    杜国旺还是了解李瑞的。
    “具体不清楚,校长让我找你们去他办公室商量……”
    袁振越用手背抹了抹不存在的汗水,突然发现,李瑞校长的助理不是这么好干的。
    当初吴涛去校企办,自己接替他的职位,还以为是一个更高的起点呢。
    “估计又是吹什么牛,跟我们这边有关系了。”
    杜国旺不想去。
    “去看看吧,万一是咱们数控系统测试效果不错,校长跑部里要订单呢?数控机床对航天制造技术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提升。”
    听到袁振越说也找母志平去,谢威觉得李瑞在没有跟他们商量的情况下帮着搞订单的可能性很大。
    卖计算器,学校获得了一大批经费,这让李校长很有推销新产品的动力。
    三人一起到了李瑞的办公室。
    “……部里也没有明确说是否给订单,我说咱们搞出来后,胡副部长就说他明天来咱们学校……”
    这一次,李瑞底气十足。
    并不是他胡乱吹牛,也不是他要要经费引来的上级领导。
    “这就怪了。”
    杜国旺一脸疑惑,“不应该啊。咱们这只是搞出来了两轴联动的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三轴联动的铣床控制系统还没开始测试呢,部里不可能这么重视。”
    只有三轴及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对航天相关产品的质量才会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两轴联动的数控车,还是精度不是很高的,部里不可能这么重视。
    “管他呢!胡副部长既然来了,咱们就得让他留下点经费,给点订单才行!部里下属机械厂,很多需要技术升级嘛!”
    李瑞才不管那么多,让杜国旺不用考虑那么多,转而对几人说道,“咱们要想办法让部里多给点经费……”
    “……”
    几人都是不解地看着李校长。
    怎么多要经费?
    “既然两轴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没问题,三轴也差不多了,四轴跟五轴还远么?”
    “……”
    几人嘴角抽搐,神色复杂地看着李瑞。
    果然是不知者无畏。
    搞定了两轴联动的数控系统,就能轻易搞出四轴甚至五轴?
    李校长真的理解什么是四轴跟五轴?
    每多一个控制坐标,技术难度都是呈几何级上升的。
    何况,航天的众多产品,异形件比较多,对形位工程要求非常高,这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要不然,数控机床,尤其是三轴联动以上的高精度机床也不会被称为战略装备,对社会主义国家绝对禁运!
    三轴以上的数控机床,就可以称为工业母机了!
    “校长,部里什么消息都没透露?咱们如何去要经费?”
    谢威皱起了眉头。
    “两轴系统跟三轴系统的差距都非常大,要搞定三个坐标的铣床控制系统,至少还得三个月以上的时间,那还只是没有经过测试的样品。”
    母志平的眉头也拧在一起。
    七机部内部的事情,他本不应该参与。
    奈何,这是哈一机跟哈工大合作的项目,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受到的处罚会比哈工大更严重。
    “那么久?之前不是就说了三轴一起搞么?只是增加了一个方向坐标的控制啊!我还以为三轴也搞定,那样给部里说我们四轴差不多了……”
    “……”
    几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
    要是这么容易,巴统还需要限制那么严格么!
    增加一个方向的控制,数控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可是呈几何级增长,不仅对各种硬件提出更高要求,同样也对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照目前的进度,四轴的控制系统,大概需要多久?”
    李瑞看到几人的表情,原本的兴奋的心情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没法在现实基础上吹牛,就难以从部里要到更多经费。
    他不了解技术,却清楚只有四轴以上的数控机床,对航天系统的制造能力才能有巨大的提升。
    “两年!”
    “太久了!”
    李瑞摇头。
    “校长,这可不是搞其他什么,也不是加一个坐标就能成的,四轴系统,目前的hz80芯片性能不足处理庞大的数据。同时,软件方面需求也更高……咱们不仅没有经验,也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目标。两年,甚至都不一定能实现。”
    谢威给李瑞泼了一盆冷水。
    他怕李瑞要求一年甚至半年时间来搞定四轴数控系统。
    要不是因为自己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国内第一次获得四轴数控机床,需要等到柏林墙被推倒,才能从西德搞到第一批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五轴,那是别想了。
    西方世界生产的每一台五轴机床甚至五轴系统,在这年代,都是处于被监视状态的,一旦移动,立即就会被发现。
    只有国内有了四轴,才可能搞到精度不高、控制技术落后的小型五轴机床。
    从一开始提供数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谢威就是奔着五轴去的,按照历史,起码要再等二十年,国内才能搞到一些小型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这东西有多重要,从东芝偷偷出售给苏联几台用于加工螺旋桨的五轴数控机床,苏联核潜艇直接从西方声呐监测站消失就能理解。
    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是航空航天关键复杂零件必不可少的关键加工设备。
    穷得不行的中国,总不能如同苏联那样,每设计一款装备,就专门设计一条配套的专用生产线。
    “这样啊?”
    李瑞脸上瞬间浮现出失落的神情。
    这还如何要经费?
    “校长,如果部里支持,咱们可以得到充足的经费情况下,应该可以加快一些进度。”
    杜国旺看到李瑞一脸失落,开口说道。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没有成果,部里怕是也难以大力支持。”
    李瑞叹了口气。
    这是最矛盾的地方:部里需要更好的成果才能加大对项目的经费支持;而项目要拿出更好的成果,需要更多经费。
    “等部里领导来了,看看情况再说吧。”
    谢威觉得李瑞这种搞法只能中午搞,早晚会出问题的。
    部里领导一个个精明无比,是那么好忽悠的?
    无奈之下,李瑞不再说这事儿,转而向几人了解学校数控系统的详细情况以及后续研究所能产生的成果。
    要应付上级领导,这是必须的。
    很快,负责跟三菱重工销售团队谈判的胡副部长就到了哈工大。
    面对亲自到候车站接自己的李瑞跟刘德宝等校领导,寒暄后,直接就说:“先去看看你们的数控系统。”
    车队直接开到了学校金工车间外面。
    整个车间里的所有设备外面都被擦得一尘不染,即使一些解放前的老旧设备外表油漆已经斑驳,也看到不丝毫的油污。
    厂里地面同样被油漆划分了各种区域。
    “咦?你们这金工车间搞得不错嘛!”
    胡副部长有些意外。“有些像是日本企业的5s管理啊!学校有人到日本去参观学习了?”
    “领导,学校要出国参观学习,也得部里批准啊!这是我们学校自己搞的。”
    李瑞可不知道什么“5s”不“5s”,金工车间变成现在这种没有丝毫混乱的状况,还是谢威的要求。
    “不错!不错!可以向部里的其他企业推行。”
    胡副部长看着车间,不停点头,旋即问道,“你们的数控系统在哪里?”
    他就是为了数控系统来的。
    “前面呢。”
    李瑞指着金工车间一角被隔离起来的区域,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状况,“胡部长,我带您去。”
    刚进入被隔离的区域,胡副部长就瞪大了眼睛,“你们这真的是数控系统?如此先进的东西,不是需要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
    三菱的人是这样告诉他们的。
    毕竟,一套系统人家都要价4万刀!
    如果是连机床,普通数控车床,直接就是7万刀起步。
    如此昂贵的先进设备,就这样对待。
    真的是数控系统?
    “……”
    胡副部长的问题,让李瑞等学校领导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就连负责的杜国旺跟母志平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根本就没想过这问题啊!
    “怎么?”
    胡副部长的脸色不好看了,犀利的目光盯着李瑞,“难不成,你又是为了经费胡乱吹牛?”
    “冤枉啊!胡部长!”
    李瑞欲哭无泪。
    他真不知道怎么解释。
    难不成,要通过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来彰显数控系统的先进性?
    “胡部长,数控机床本身就是用于机械加工,机械切削过程本身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恒温恒湿。如果数控机床无法在恶劣的加工环境中保持稳定性能,咱们研究出来也没用啊!”
    本身不准备出面的谢威不得不站出来。
    胡副部长的话,让谢威想起,国内在刚引进数控机床的时候,就是精度再差的,都是先费大笔经费搞恒温恒湿车间。
    机械加工,本身就跟无尘车间矛盾。
    “这是?”
    看着学校众领导都不回答,反倒是谢威这样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胡副部长不由好奇谢威的身份。
    “胡副部长,这位是谢威同学,数控系统主要是由他提出……”
    “你就是谢威啊!”
    胡副部长意外地打量了谢威好一阵,“你比我想象的更年轻。”
    众人的目光不由投向了谢威。
    看来,这小子在部里的名声不小啊。
    “数控系统的电子零部件不是很娇贵吗?据说一旦沾上的灰尘多了,就容易出现故障。还有,温度跟湿度大了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
    胡副部长提出来的,都是是三菱重工的人介绍的。
    国内没有,他们也没见到过。
    但是想到数控系统是把一台计算机跟机床结合起来,计算机有多娇贵,他是理解的。
    “部长,这样说也没错的。”
    谢威笑了。
    看来,部里是跟数控机床供应厂家联系过,被讹诈了,才来学校的。
    “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确实能增加电子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就充分考虑过机床的使用环境……数控机床相比普通机床本身就贵了不少,如果还需要使用的单位费巨额资金修建无尘车间,这数控机床研发出来还有多大的意义?”
    谢威的话,让母志平等人点头不已。
    事实就是如此嘛。
    要搞先进机械加工厂,先投入巨资搞无尘车间?
    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切削液被加工过程产生的高温挥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控制?
    “不用吗?”
    胡副部长跟他带来的人,都疑惑了。
    三菱的人,可是煞有介事地介绍过环境对数控机床以及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使用寿命等的影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