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35章 一次拿出两款【求全订】

      鹰是全盘私有化的代表。
    在它这儿,几乎能私有化的,全都私有化了。
    就连水电气暖等民生领域,也全都是私营公司在做。
    军工领域也同样如此。
    鹰的军工企业巨头,都是私营企业。
    那私营企业的话,肯定是要以追求最大利润满足股东盈利需求的呀!
    所以,在军工复合体追逐最高利润的情况之下,鹰军的所有采购价格必然会越来越高。
    几千块一个的咖啡杯,三百万两只山羊等等事儿,军工复合体都能干得出来。
    那么,他们必然会要求在战机、战舰等装备上追逐超级利润。
    所谓超级利润就是:要至少有百分百的纯利润!
    因为,财阀股东要求利润必须得年年上涨。
    所以,那装备的价格要不年年涨能行吗?
    前世的时候,f35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定价是8千万刀一架。
    可是,过了没几年,它的价格就已经暴涨到了1.5亿刀每架了。
    王浩然就开始讲关于f22的一些设想。
    当然,在航电系统这一块,那必然是要进行一番大修改的。
    因为f22的航电系统,其实并不算特别先进,尤其是跟21世纪20年代之后的龙国五代机相比,那就更算不上先进。
    张怀功内心十分的吃惊。
    他没想到,王浩然随便搞搞的隐身战机的设想竟然已经如此之成熟。
    这也太利害了吧?
    “浩然同志,你这个设计思路,是临时起意想到的吗?”张怀功问了一句。
    王浩然笑道:“之前也已经有那么一点思路。”
    “今天一讲,算是彻底把思路给理清楚了。”
    “吴厂长,你们是怎么想的?”
    吴国明心想,王浩然这个设计思路显然更加高明。
    如果我们也采用他的这个设计思路,那么,将来他肯定也要指导我们帮助我们。
    那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这么想着,吴国明说:“浩然同志,我希望能够使用您刚才说的这个设计思路。”
    “不过,我们也需要您多多指点。”
    王浩然微笑道:“这个没有问题。”
    张怀功也赶忙说:“浩然同志,您也得多多帮助我们。”
    王浩然笑了起来说:“我争取一碗水端平。”
    “咱们一块儿搞起来两架隐身战机!”
    “一定要力压鹰一头!”
    吴国明攥了攥拳头笑道:“我希望有一天,咱们的战机可以一气儿飞到老鹰家串个门,还能游刃有余地飞回来。”
    王浩然说:“会有那一天的。”
    “而且,我相信会很快。”
    ……
    1987年还是来了。
    很多时候,王浩然都觉得,日子似乎开了加速器。
    日子“嗖嗖”地飞过,丝毫不停留。
    新的一年来临,新一届的盘古奖各奖项也纷纷开始了热门获奖人选的猜测。
    盘古奖是1984年开始评第一届。
    因为奖金实在是太丰厚,所以,这个奖在全世界掀起了巨大轰动。
    当年的盘古奖,全世界共有14位各领域的大家获奖。
    当年的颁奖仪式十分隆重,在全球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度和热度。
    此后,每一年的盘古奖都很有热度。
    因为,这个奖评得真的是非常的公平,就拿和平奖来说吧,那是真的颁发给维护世界和平的人士。
    而不是像诺奖的和平奖,往往颁发给的是战争贩子。
    盘古文学奖往往也颁发给的是真正写出伟大的作品的作家。
    而能称之为伟大的作品,不是由蜥方的价值观来评判,而是由人性的道德、人类共有的善良、亲情、悲悯以及真正能带给读者文艺之美的作品。
    因此,那些追求荒诞的、扭曲的邪恶的阴暗的格调的作品,不管它语言艺术天赋有多高,都不会得奖。
    盘古文学奖第一届就颁给了一个巨鹰的左翼作家。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刻剖析了巨鹰的体制架构是如何被包装起来的,它的缺陷又是什么,它将来的归宿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他用小说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巨鹰的奴隶主家族在巨鹰的发展史,写得可谓是荡气回肠。
    这显然是一部关于巨鹰的史诗。
    但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样一部史诗巨著在巨鹰出版之后,竟然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响。
    而且,一共也就只卖出去不到一百本。
    这书的作者名叫简特鲁达。
    他获得第一届盘古文学奖之后,在王浩然的主导下,马上他的事迹就传遍了全世界。
    他的作品也迅速在世界多国出版,好多人慕名买来去读。
    结果,大部分人读了之后都被深深打动,成为忠实书迷,然后他们就开始向亲戚朋友推荐。
    简特鲁达一夜成名,一本书的版税就赚了上亿。
    他的书在巨鹰也获得了重新出版的机会。
    不过,重新上市没多久,就被各大出版社给联手又再次封杀,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禁书。
    可即便如此,简特鲁达还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简特鲁达从寂寂无名到一夜之间红遍全球,对于全球的作家们来说,都是一个激励。
    而他的写作风格以及倾向,也争相成为全世界很多作家学习的榜样。
    一连三届盘古文学奖的获奖作家都很离奇。
    但是,他们的作品却都是相当的震撼而且才华横溢。
    盘古文学奖不像诺奖,只关注各国成名作家。
    它关注的显然要更为广泛。
    最为离奇的是1986年的盘古文学奖,这一年,龙国的作家们都抖擞精神,希望能够拿到这个奖。
    毕竟,这个龙国的世界级奖项之前两届都是颁发给了外国作家。
    那第三届,怎么着也该轮到龙国作家了吧?
    结果,在龙国作家们期盼的目光之下,这一年的盘古文学奖竟然颁给了一个在互联网上写小说的龙国作家。
    此人写的作品名字叫做《五间大瓦房》。
    名字很奇特。
    内容却是写的一个国家为何发展盛到了极点之后,往往就会衰落的原因:找不到新的发展目标了,然后就在迷失之中堕落。这是一部寓言小说,文笔相当了得,写得令人读来津津有味,却又发人深省。
    龙国的作家们再度懵逼了,崩掉了。
    他们刚刚从伤痕文学中爬出来,刚要思考一些更深刻的东西,他们中,有那么几个,文学的才华和天赋是有的。
    但是,他们写不出来深刻的作品,因为他们思想比较肤浅。
    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像跟屁虫一般模仿。
    比如,《百年孤独》火了,于是他们一窝蜂地去模仿。
    再比如,他们会去揣摩诺贝尔文学奖给第三世界作家颁奖的倾向性:抹黑自己的民族,宣扬本民族的愚昧和劣根性,那就很有可能得奖。
    于是,他们就会去朝着这方面努力。可现在,盘古文学家奖金高达千万,得了奖更是可以扬名世界。
    风头早就盖过了诺奖了。
    他们当然要去模仿盘古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可是,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就模仿不了。
    因为,盘古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逼格是真的都挺高的。
    进入1987年,新一届的盘古奖再次进入颁奖评奖的周期。
    王浩然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好多媒体过来采访自己,往往就会问起他对盘古奖评奖原则有什么看法。
    显然,这些媒体这是想要从他这儿挖到一些蛛丝马迹。
    最让王浩然感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一年过春节,居然有不少的国内作家登门拜访,还要给他送礼……
    估计是作家们都认为,王浩然有评奖一锤定音的特权吧。
    关键是:你特喵的也不能为得奖而这么势利吧?居然还专门过来拜访。
    这就有点儿太下作了。
    王浩然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1987年春节,大年初一那天的上午,王浩然应邀参加了多场活动。
    让他没想到的是:有一个不速之客在他参加一个国家级的招待会的时候来到了他面前。
    他一看,这人胖乎乎的,脸上带着精明的小心翼翼的笑。
    这不是那谁,默言吗?
    默言小心翼翼跟王浩然寒暄问好,还递上了一本他的小说集。
    显然,默言这也是想要给王浩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王浩然对于默言的文学天赋是欣赏的。
    不过,这人有点儿小聪明,而且,思想上投机意识很强。
    王浩然不是太喜欢。
    “浩然同志,我正在写一部长篇,作品名字暂定为《五千年家族》,想要把我们文明的深刻特质给写出来。”
    “等作品出版,我给您邮寄一本,还请斧正。”
    默言笑着说道。
    王浩然一听就知道,这位作家又是在模仿跟风了。
    第一届盘古文学奖得主其史诗巨著名字叫《巨鹰的敌人》,讲的是巨鹰如何把自己给玩死。
    这什么《五千年家族》可能也想写点儿深刻的东西出来。
    “好说,好说!”王浩然微笑着应付着。
    其实,王浩然的春节也就只过了大概两三天的时间吧。
    随后,他就开始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主要是打算帮助成飞和沈飞把两款隐身战机给早点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搞定了之后,就可以开始集中精力把原型机给造出来。
    当然,发动机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五代隐身战机的发动机肯定也是要特别设计的。
    比如添加:雷达波屏蔽器。
    这个东西也并不复杂,就是为了利用叶片的偏折角度将雷达波给反射到其他方向去。
    至于飞机发动机,现在龙国已经形成了系列非常可靠的涡扇发动机。
    完全可以直接选用已经成熟的发动机,然后直接加以改装,也就成了。
    王浩然在努力地工作。
    当然,在他工作的间隙,仍然是难免会被人打扰的。
    1987年3月中旬的一天,王浩然就接到了央视记者王建国打来的电话。
    王建国说:“浩然同志,恭喜您啊!您获得了盘古应用科技奖的提名,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候选者。”
    “能谈一谈您此时的感受吗?”
    王浩然一愣。
    他其实之前已经声明过:因为盘古奖算是他自己主导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以后永远不参与盘古奖评奖。
    这个声明当时还是通过央视发出来的呢。
    “哦?这是谁提名的?”
    “我之前说过的啊!我说我以后永远都不参与评奖。”
    “这不乱来吗?”
    王浩然有点儿生气。
    王建国笑着说道:“浩然同志,你别生气,我觉得吧,他们可能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评奖了。”
    “您在应用科技领域可是做出过很多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如果不奖励您,我估计是国内其他人都不好意思拿奖。”
    “所以,必须得把你给推出来,让你先得个奖。”
    王浩然摇了摇头,说道:“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把我除外,就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去评奖得了。”
    “我要是参与了,那不就给人一种你自己当裁判然后又参赛的既视感吗?”
    “这个事情,绝对不能做。”
    “王老师你把我的原话给我播出来。我会给相关评奖委员会的负责同志打个电话让他们给我去掉!”
    王建国听了,心里大为感动。
    因为,他觉得像王浩然这样高风亮节的人真的是太少见了!
    别人为了得奖,恨不得脑浆子都打出来。
    他倒是好呢,竟然把获奖的机会直接给推出去了。
    不过,要说也是呢,王浩然现在也压根就不需要任何奖来装点自己。
    他就是龙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领袖,这毋庸置疑。
    “好的,浩然同志,我会按照您的要求来编辑今天的新闻。”
    王建国电话采访过王浩然之后,他很快就把相关的新闻给编辑好了。
    编辑完毕之后,他给总编郭沛然看。
    郭沛然看过之后,也是感叹不已:“浩然同志才是淡泊名利的典范啊!”
    这个新闻就被放到了7点钟新闻播出。
    新闻播出之后,全国人民轰动。
    很快的,它又在互联网上开始快速传播。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对王浩然的所作所为赞叹有加。
    与此同时,龙国盘古奖应用科技奖评奖委员会召开了紧急会议。
    这个评奖委员会有常务评委,也有随机从全世界抽选过来的评委。
    评奖委员会的主席是原北理工校长刘先超。
    盘古奖每年各个奖项的候选人都是由各个国家的科学机构推选过来,基本上推过来之后,就要开始筛选,然后评比。
    而评比的自然是成果。
    王浩然这次是被好几个单位给推过来的,其中海陆空军种都有推荐他。
    部队推荐他,那基本上是不好直接筛选下去的,于是只能留着投票。
    结果,参与投票的王浩然毫无疑问地用自己的一系列的重大成果把其他候选人都给甩到后头去了。
    刘先超有点儿头大:王浩然不想参评,可偏偏好多强力单位推荐他。唉!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