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23章 大宁,变天了

      第623章 大宁,变天了
    第二日,大宁城各处都贴上了红底黑字的标语。
    尤其是在城北草原人居住之地,以及在城南明人居住之地!
    [大宁城门开,草原朋友来,来了都是大宁人!]
    [草原风,大宁情,来了咱就是同根生!]
    [草原汉地路相通,大家同做大明雄!]
    就连都指挥司衙门外原本干干净净的外墙,也贴上了这类宣传标语。
    这让路过的诸多官员脸色怪异至极。
    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不少人面露讥讽,嘴角微微上扬。
    难道仅凭这些看似幼稚的话语,
    就能笼络草原人的心?简直是笑话!
    然而,这一举动确实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往来的行人商贾,无不对这一景象感到震撼。
    震撼并非源于标语内容,
    而是张贴标语所展现出的决心。
    一直以来,都司对城内两极分化的现象避而不谈,甚至装作充耳不闻,
    仿佛只要不提及,问题就不存在。
    但今日,都司的一系列行动,勾起了许多人的心绪。
    至少,都司开始有所作为了。
    尤其是城北的草原人,
    在听闻明年就能种地,且能收获足够粮食后,表现得格外平静。
    即便有个别闹事的,也会被部落或街道自行压制。
    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反正现在是冬天,距离开春没几个月了,
    不妨等等看,也不差这几个月时间。
    如此一来,城内竟出奇地安定。
    都司衙门内,指挥使周兴看着往来的文书,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其中一部分是都司上下收集的城内百姓言论,
    还有一些是各级官员对都司态度转变的问询。
    字里行间都表达着同一个意思:不能再这样胡乱折腾下去了!
    “哼!”
    周兴冷哼一声,将手中的文书扔到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什么狗屁!不做事的时候,整天叫嚷着要行动。
    现在做了,又整天抱怨,怎么好话赖话都让你们说了?
    合着都司里外不是人?妈的!”
    周兴低声咒骂一句,拿起一旁竹杯,将茶水一饮而尽。
    随后,他有些感慨地看着杯子。
    “这杯子不错,小巧精致,还不烫手,就是凉得太快。
    要是在直隶使用,那倒是正合适。”
    周兴摇了摇头,看向门口,喊道: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门口的亲卫转过头,神情凝重地回答:
    “回禀大人,家中事务都已处理妥当,
    衙门里的衣物、床铺也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好!”
    周兴长叹一口气,站起身来。
    他看着桌上尚未批阅的众多文书,畅快地大笑起来。
    “快,把这些文书都送给陆云逸。
    以后这些事就交给他来做了,老子终于能清闲一阵子了。”
    “对了,把都司的诸位大人都召集过来,跟他们告个别!”
    两名亲卫快步走进来,一边收拾文书,一边应道:
    “是!”
    没过多久,都司正堂的会议厅内,
    都司的一众官员带着文书和纸笔赶来,脸色略显凝重。
    一路上,他们还七嘴八舌地小声议论着。
    “肯定是周大人觉得城内的标语不妥,打算整顿一番。”
    “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大力赞赏呢,
    都司现在死气沉沉的,有点动静也好。”
    “死气沉沉有什么不好?
    现在大冬天的,在都司里烤着火多舒服,
    外面那些活儿,谁爱干谁干!”
    众人一路小声嘀咕,进入会议厅后便自动安静下来,
    先前的轻慢态度也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仿佛即将要处理什么重大事务。
    会议厅十分宽敞,足以容纳百人。
    都司的官员和主事们坐下后,
    不仅不显得拥挤,反而空间绰绰有余。
    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最前方早已落座的几位佥事,眼中满是疑惑,
    今日他们怎么来得这么早。
    没过多久,都指挥使周兴身着官服,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在场的一众官员纷纷起身,低声说道:
    “周大人。”
    “坐坐坐。”
    周兴一边挥手示意,一边走向上首的位置。
    直到他在上首站定,所有人仍未落座。
    直到他坐下并再次挥手,众人才纷纷坐下。
    周兴看着人头攒动的会议厅,脸上露出几分感慨。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停留片刻。
    “在座的各位大人,我们共事多年了吧。
    你们这些面孔,本官再熟悉不过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大多数人心中警惕起来,
    感觉这话之后恐怕没什么好事!
    然而,周兴接下来的话,
    让他们纷纷面露惊愕,瞳孔骤然收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本官要去北平都司养病,可能短期内见不到诸位大人了。”
    “哗——”
    喧闹声瞬间达到顶点,
    所有人都茫然地看向周围的同僚,
    对这一消息感到震惊,一时无法回过神来!
    紧接着,他们又将目光投向最上首的一位同知和四位佥事,
    见他们个个神色平静,心中便明白了几分。
    这些大人早就知晓,并非周大人一时兴起。
    “周大人,都司要是没了您,上下都会人心惶惶啊。”
    一名经历司都事沉声说道。
    不少人连连点头,口中说着“是啊”“是啊”。
    即便如今北平行都司状况不佳,
    但它毕竟是大明军事重镇,也是周兴一点点打拼下来的基业。
    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如今都司好不容易步入正轨,
    他却要离开了?这算哪门子操作?
    看着在场众人议论纷纷,
    周兴忽然涌起一阵离别前的不舍。
    他轻轻眨了眨眼睛,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等会议厅安静得落针可闻时,他才长叹一口气。
    “本官在大宁多年,修建了如今大宁的二十座城池,身体早就垮了。
    每逢阴雨天气,本官浑身哪儿都疼。
    即便现在,本官的胳膊和腿都还难受着呢。
    所以.本官决定去北平养病,也算是休息调整一下。”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本官离开大宁后,都司的一众事务交由陆大人处理,四位佥事辅助,
    务必平稳、安定地度过这个冬天。”
    刷——
    一道道目光如利剑般射向陆云逸,
    看到的是他年轻的面庞和波澜不惊的眼神。
    一时间,会议厅内暗流涌动,众人各怀心思。
    不少人怀疑,这位从京城来的同知,
    或许带着宫中乃至朝廷的密旨。
    而周大人如今离开都司,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是觉得我们做得不好吗?
    不少人心中都这样想。
    直到陆云逸沉声开口,才打断了他们的思绪。
    “诸位大人,周大人年事已高,去北平养病也是情理之中。
    还请诸位大人不要慌乱,
    都司事务照常进行,静等周大人归来即可。”
    “这”
    场面再次喧闹起来,不少人欲言又止,
    不时看看周兴,又看看陆云逸。
    一个胡子白,一个胡子都没长多少,
    简直荒谬!
    周兴摆了摆手,轻轻抚摸着胡子,笑着说道。
    “本官的年纪比你们都大,
    大宁是苦寒之地,你们就忍心让我这把老骨头在这儿陪你们挨冻?
    这次本官去只是养病,
    等天气转好或者病情好转,就会回来。”
    说着,周兴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说实话,本官原本想回应天养病,但宫中驳回了我的折子。
    无奈之下,只能去北平了。
    你们要好好做事,配合陆大人处理都司的事务。
    若是有人不守规矩,可别怪本官不讲情面,更不能怪陆大人铁面无私!”
    “好了,事情就说到这儿。
    之前你们呈上来的文书,本官都已交给陆大人。
    后续的事情,你们找陆大人商议吧,本官先行一步。”
    说完,在众人的面面相觑中,
    周兴站起身来,快步离开了会议厅。
    不少人纷纷起身,远远地跟在后面看着。
    走出会议厅正堂的周兴,
    站在都司宽敞的庭院中,忽然感到一阵伤感。
    他回头看向正堂那高耸的屋檐,
    以及规整得不能再规整的青砖绿瓦,心中默默自语。
    “真是奇怪,临到要走了,反倒有些不舍.”
    不过很快,他透过都司大门,
    看到在马车旁等候的妻儿老小,心中顿时转为喜悦。
    “可算是能歇歇了”
    周兴快步走出都司,
    回头看着跟出来的一众官员,微微一笑,然后挥了挥手。
    “回去吧,好好办公,都司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你们处理呢。”
    “大人.”
    不少人站在都司内,
    那并不高的门槛,此刻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又像是牢笼内外。
    看着马车缓缓启程,
    一行人这才从慌乱与无措中回过神来,心中涌起浓浓的不安。
    一向和蔼的周大人走了,
    迎来了年轻锐利的陆大人。
    他们回头望去,看向站在正堂门前的年轻人,心中没来由地一阵慌乱。
    他们知道,原本平静、死气沉沉的都司,或许将不复存在。
    大宁城宜仁街,
    覆盖着积雪的道路早已被各家的仆人清扫干净,
    露出下方铺着白霜的青石板路面。
    在这条街上,居住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
    他们掌控着大宁城各行各业的商行生意。
    还有不少人在大宁都司成立之前,就已在关外生活。
    都司成立后,
    他们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宁城乃至整个都司的权贵。
    而米氏,更是这些权贵中的佼佼者。
    米氏的府邸位于宜仁街中段,
    占据了最开阔、最好的地段。
    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屹立在风雪中。
    朱红大门紧闭,门上铜钉闪耀着光辉,烫金字体镶嵌在匾额上,更添几分威严。
    但今日,整个米氏府邸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二爷米斌被抓已经两天了,
    都司至今没有放人之意,
    这让米氏笼罩在一片惴惴不安之中。
    街上,原本清扫街道的众多仆人,
    时不时抬头看向那紧闭的大门,眼神中透着异样。
    尽管积雪早已清扫干净,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地打扫着,只因家中主人命令他们在外面紧盯米氏,留意其一举一动。
    然而,他们没有等到米氏的动静,却感觉到地上淡薄积雪的颤动。
    青石板发出“咚咚咚”的沉闷声响,通过扫在地上的扫帚,清晰地传到他们手中。
    大地在震动!
    一众仆人茫然地抬起头,看向宜仁街的尽头。
    在那里,淡薄的风雪中,
    一队黑甲骑兵迎着风雪缓缓走来。
    高头大马似乎十分享受这样的天气,不停地甩动着脑袋。
    硕大的马蹄落下,随着距离的拉近,震动声也越来越大!
    “咕嘟”
    在场的人咽了咽唾沫,怔怔地看着百余名军卒从眼前走过,
    走过干净的宜仁街,停在了米氏门前。
    他们慌慌张张地想要回去禀报,
    街上各家主人已经走了出来,站在大门前,怔怔地看着这一幕。
    所有人都听到了骑兵队中传来的厉声呼喊。
    “大宁城宜仁街米氏家主米靖,出来相见!”
    沉寂许久的米氏大门缓缓打开,
    露出其后宽敞的、用于遮挡视线的照壁。
    照壁上雕龙画凤,刻有诸多山海异兽。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站在门内,
    身着厚重锦袍,头戴员外帽,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身旁还有一名中年人给他撑着伞。
    “敢问将军,找老朽所为何事?”
    张怀安脸色冷峻,沉声说道:
    “奉右副都御史陆大人之命,特来请米老爷前往都司一叙,陆大人有话要问。”
    米靖怔怔地看着前方的高头大马,声音颤抖地问道:
    “敢问将军,我二弟如今在何处?”
    “你二弟是何人?”
    “米斌。”
    “他窥探城防要务机密,现已被收押,明年开春问斩。”
    米靖身体猛地一颤,长满老人斑的手掌不停抖动,脸上的胡须也跟着抖动起来。
    “这何至于此啊。”
    张怀安没有跟他多费口舌,冷冷地说道:
    “米老爷,请吧。”
    “爹,不能去”
    中年人拉住米靖,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去,不能不去,去了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
    米靖拍了拍中年人的手,吩咐道:
    “备轿。”
    张怀安对此并未阻拦,只是冷冷地看着。
    中年人看着父亲上了轿子,看向张怀安,问道:
    “敢问将军,我何时能去都司接回老父亲?”
    张怀安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
    “一切事宜由陆大人决定,本将无权过问。”
    “走。”
    张怀安一挥马鞭,百余名军卒簇拥着轿子,朝着都司缓缓走去。
    都司内,自从周大人早上离开后,
    整个都司的气氛变得沉闷而怪异。
    所有人都心不在焉,
    就连巡逻甲士也感受到了这种异样的氛围。
    他们看着拿着文书来回奔走的伍素安,怔怔地出神。
    其中一名年轻军卒喃喃自语道:“老哥,这是不是一步登天了?”
    “是啊,现在伍素安主持经历司的事务,整个人都神气多了。
    现在你还相信努力有用吗?
    左右不过是大人物的一句话。”
    年轻军卒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
    “有用..千里马遇伯乐,首先得是千里马才行。
    要是做得不好,大人物怎么会看中。”
    老卒一愣,随即笑着点了点头:
    “你这话倒是有点道理。”
    这时,他们看到都司佥事卫启文匆匆走过,连忙挺直身体,微微躬身:
    “大人。”
    卫启文却全然没有理会,
    径直朝着段正则所在的衙房冲去,毫无顾忌!
    房门被猛地撞开,卫启文冲了进去,
    看到坐在书桌后怔怔出神的段正则,脸色略显慌张。
    “段兄,你还在这儿发愣干什么?大事不好了!!”
    “什么?”
    段正则有些茫然地看着他。
    “米靖被抓了,不是被请到了都司,现在正在偏房等着陆云逸呢!”
    “什么?”
    段正则心神大震,瞳孔骤然收缩。
    卫启文额头冷汗直冒。
    “你快想想办法,米靖那老家伙欺软怕硬。
    要是他交代了,咱们就不用去找什么白松部了,全都得完蛋!”
    “完了完了.现在还能想什么办法?等死吗?”
    段正则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
    这时,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冯云方的脑袋从没关上的大门探了进来。
    恭敬地说道:
    “段大人,陆大人请您去衙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