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时过境迁 纵火犯
第597章 时过境迁 纵火犯
正当旁人都一脸疑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
朱元璋咧嘴一笑,上下打量着匆匆跑来的李武,频频点头:
“听说应天开了家大商行,特意从江南赶来,顺便逛逛。
看你这模样,是发财了啊,还在拉车吗?”
李武激动得满脸通红,有些手足无措,连忙点头:
“拉还拉呢,李老爷啊,好些年没见了,您身体还好吧?”
“哈哈哈,我这身子骨比你还硬朗,放心吧。”朱元璋爽朗大笑。
李武打心底里感到高兴,不住点头:
“那就好,老天有眼呐,好人有好报。
当年要不是李老爷您好心帮我一把,小人早就灰溜溜地滚回京城了。”
“小事一桩,不过是一辆板车罢了,还在小校场拉车?”朱元璋问道。
“现在主要在聚宝门帮人拉货,这是我两个侄子。
李老爷,我现在有三辆车了。”
李武凑近了些,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得意。
“是吗?那你还挺能干,几年就挣出三辆车了。”
朱元璋挑了挑眉,也十分欣慰。
李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起来也巧,如今小人能在京城吃得饱、穿得暖,全靠贵人相助。”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他,微笑道:
“又有贵人帮你了?”
李武眼睛一亮,连忙点头:
“小人本想自己开个车行,可算了算,得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
后来贵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从老家把亲戚们叫来,
一起凑钱买车,一步步把生意做大,别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嗯不错,这办法挺好,
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
自助者,天助之,
你是个勤劳肯干的,京城车夫这么多,怎么就你有这好运气?
别小瞧自己,好好干。
希望我下次来京城时,你都有五辆车了!”
李武嘿嘿直笑:
“多谢李老爷,您府上在哪儿?
我家那口子做鞋垫的手艺特别好,我给您送些过去,都是亲手扎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
“哈哈哈,鞋垫就免了,做鞋做鞋垫,我也拿手啊,
我们一家人的鞋都是我自己做的。”
说着,朱元璋抬起脚,展示着脚上那双普通却扎实的布鞋。
“行了,我看看你都买了些啥?”
“都是些米面粮油,趁着便宜多买点。
对了还买了些白,现在白这么便宜,
我打算让我家那口子做些葫芦去卖,应该能赚点钱。”
“行啊,李武,前几年见你的时候还木讷讷的,
现在人也机灵了,脑子也灵活了,你啊,迟早能发财。”
李武喜出望外:“多谢李老爷吉言,说到底还得感谢洪武老爷啊。”
“哦?”朱元璋挑了挑眉,心中畅快无比,不动声色地问:
“跟皇帝老儿有啥关系?”
“城里有社学,我这两个外甥就在里面识字学道理,
我跟着也耳濡目染,认识了不少字,懂了不少道理。
那些先生说得没错,人还是得多识字、多读书。
不瞒您说,因为我也识了些字,有些掌柜放心把货交给我,
因为我能清点货物,还能看货单。”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啊。”
朱元璋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引得不少人纷纷侧目,见他气度不凡,也就没说什么。
太子朱标站在一旁,神色有些怪异,难得见父亲如此开心。
朱元璋看了看那两个孩子,勉励道:
“你们要跟着李武学,学他做人做事的本事。”
两个孩子虽不知眼前之人是谁,却也恭恭敬敬地说:“知道了,李老爷。”
“行了,你们去结账吧,我还要去二楼逛逛。”朱元璋摆了摆手。
李武感慨地点点头,朝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躬身行礼
等他们消失在楼梯尽头,李武才回过神来,“走吧。”
“二叔,那人是谁?”毕云轻声问道。
“李老乞,李老爷。
当年我来京城当车夫,在小校场遇到李老爷,他给我买了第一辆板车。”
“二叔现在拉的那辆?”
“不是,那辆车上次救火的时候烧坏了。”
两个孩子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其中的道理他们都明白。
李老爷对二叔的意义,就如同二叔对他们的意义一样,都是救命恩人、再生父母。
“父亲,刚刚那人?”太子朱标小声问道。
“一个车夫,早年在小校场拉车,我见他勤快,就送了他一辆车,没想到今个能碰上。”
朱元璋慢悠悠地走着,整个人都飘飘然。
百姓的称赞可比满朝文武歌功颂德让他更舒心。
太子朱标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父皇这些年在做重大选择时,总喜欢自己出去逛逛,看看民间的反应,
他也没太在意,转而说起了商行的事:
“父亲,您说得对,二楼都是些珍玩雅物,看来商行确实想赚应天有钱人的钱。”
朱元璋微笑着轻轻点头:
“走,四处看看,这里面随便一件东西,都顶楼下好多东西的价值。”
应天商行一层仓库中,陆云逸脸色阴沉地匆匆赶来,步伐急促,
身后亲卫的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很快,他便带人来到最角落,看到了略显狼狈、满身满脸都是灰尘的张玉。
在角落中,还有三人倒在血泊之中,伤口仍在不断流血。
“怎么回事?”陆云逸看向张玉。
张玉抿了抿嘴,声音沉重:
“大人,这三人企图放火,被属下带人巡逻时发现。”
“放火?”陆云逸脸色凝重到了极点,浑身上下散发着凛冽杀气,
“有什么证据?”
张玉递出手中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里面黝黑且散发着刺鼻气味的火药。
“大人,还在他们身上搜出了火折子
属下追过来时,他们想点燃火药,无奈之下,属下只能将他们射杀。”
“王八蛋!!”
陆云逸双手叉腰,满脸难以置信,还真有人敢在这个时候捣乱。
这时,京府府丞冯克昭带着衙役匆匆赶来,额头上布满细密汗珠。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陆云逸指了指张玉手中的火药:
“冯大人,有人想放火,还用火药。”
“什么?”
冯克昭脸色骤变,瞬间变得惨白。
他急忙上前一步,不由分说地拉着陆云逸走到一旁,低声道:
“陆大人,陛下与太子殿下此刻正在商行里。”
陆云逸瞬间呆住,“你说什么?”
冯克昭瞳孔剧烈颤动:
“刚刚府尹大人与晋王、燕王在入口值守时,
看到了陛下与太子带着太监和护卫,估计这会儿还没走。”
陆云逸只觉头皮发麻,他突然有些搞不清,这放火到底是针对谁了。
“冯大人,现在马上把这事告诉陛下和太子殿下,让他们离开商行。
现在发现了三个人,保不准还有什么隐藏的危险,我们得展开排查!”
“是是.下官这就带人去找陛下。”冯克昭满脸惊慌。
“别大张旗鼓,也别引起骚动,一切悄悄进行,
商行里现在人多,不能乱,一乱就出大事!”
“我下官明白。”冯克昭匆匆离去。
这时,一身甲胄的刘黑鹰也匆匆赶来,脸色黑沉如墨..
陆云逸看着他和张玉,沉声吩咐:
“把你们的人从这里向外散开,搜查每一个库房,排查库房里的每一个人,
所有箱子、木桶、木框,凡是能藏东西的,都别放过。”
“是!”
陆云逸看向张怀安,说道:
“你去把这事报告给张大人,请他把都督府所属火器工坊的猎狗都调过来,越多越好,动作要快。”
张怀安嘴唇有些发白,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愣了愣,连忙回答:
“是!”
“云方,你和他一起去,千万别出岔子。”陆云逸看向冯云方,吩咐道。
“是!”
随着命令下达,成群的军卒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商行一层的巨大仓库。
当看到堆积如山的货品以及忙碌上货的雇员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很快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要是这里着起火来,后果不堪设想!
角落处,陆云逸站在三具尸体旁,静静地看着陈景义戴着皮手套,手持小刀,小心翼翼地验尸。
没过多久,陈景义站起身,沉声道:
“大人,三具尸体的情况已经清楚。
从他们身上残留的痕迹和体征判断,他们应该是军伍出身,这一点毫无疑问。”陈景义眉头微蹙,神色凝重地说道。
“嗯。”陆云逸脸色凝重。
陈景义继续说道:
“他们身上有浓重的猪肉血腥味,而且手掌布满老茧。
这种老茧不是普通劳作能形成的,是长期握持兵器留下的。
至于这血腥味,推测他们生前可能在军中伙房做事,
负责宰杀牲畜,给将士们准备伙食,所以才会沾上这么重的气味。”
“另外,大人,我在他们衣物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些细小碎屑。”
陈景义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纸包,轻轻打开,
里面是几缕极细的木屑和一些暗红色粉末。
“木屑质地坚硬,纹理细密,像是某种名贵木材,可能和他们生前接触的东西有关。
而这暗红色粉末,经属下初步检验,
像是一种特制香料,在普通集市上很难见到。
只要能找到同时出现木屑和这种粉末的地方,就能确定他们的来历。”
陆云逸点了点头:
“知道了,你现在带人去商行门口,和徐增寿一起留意来往的人,
一旦发现可疑的,别犹豫,先扣下!”
“是!”
等一切安排妥当后,
陆云逸拿起一把长刀,别在腰间,快步朝大门走去。
此时此刻,原本弥漫着慵懒和嘈杂气息的应天商行,陡然间紧张起来。
压抑的氛围开始悄然蔓延,
原本身着便装分布在各处的军卒们,接到命令后纷纷行动起来,
仔细搜查着商行的各个角落,目光在一个个百姓和商贾身上扫过。
不到一刻钟,悄无声息的打斗在商行各处突然爆发,
来得突然,结束得也迅速。
商行内一个个可疑人员被抓捕,商行外也有不少人被拦下,吵闹声被百姓们的欢呼声掩盖,显得微不足道。
陆云逸手提长刀来到抽奖台后面,看着正在这里忙碌的郭铨,问道:“大奖开出来了吗?”
郭铨扫了眼身旁的文书,摇了摇头:“还没有”
“还没有?”
即便此刻情况万分紧急,陆云逸还是想起了早上自己随意一抽就抽到特等奖的荒唐事。
沉思片刻,陆云逸说道:“既然抽不出来,就人为放一个出去,
放个三等奖,吸引一下百姓的注意,让他们老老实实呆在抽奖台前,别乱跑。”
郭铨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大人,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有人想捣乱,你在这儿也多留个心眼,
要是有人闹事,别犹豫,直接拿下。”
郭铨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是!属下这就安排发一个三等奖出去。”
“好。”
陆云逸提着长刀来到商行的另一个出口,
在这里见到了武定侯郭英,负责这里防务的是皇庭禁军,
他们可不像京府吏员那么客气,
说话直来直去,硬邦邦的,所以这里的百姓都很老实,乖乖排队。
“陛下出来了吗?”见陆云逸过来,郭英率先问道。
“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应该快出来了。”
听他这么说,郭英松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好好的大喜日子,搞成这样。抓了多少人了?”
陆云逸神色凝重:
“可疑人员有一百多个,排查之后,扣下了三十多个。”
郭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么快?”
陆云逸一脸无奈,轻轻摇头:
“商行里事先安排了五百名军卒分散在各处,以防万一,
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真是奇怪.”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急匆匆跑来,满脸慌张:“大人,府衙门口发生凶案了。”
“什么?”陆云逸满脸惊愕,迅速赶了过去。
很快,他就来到京府门口,
人群仍在缓缓向前移动,只是气氛有些慌乱,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混乱。
看到这一幕,陆云逸暗自松了口气,眼前这么宽敞的街道,
要是发生踩踏事件,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很快,他就在府衙门口的凉棚里看到了凶手和死者,还有围在那里的一众官员。
见他到来,冯克昭心有余悸地开口:
“陆大人啊,您可真是有先见之明,要是没有这隔离带,这场面一下子就乱套了。”
陆云逸挥了挥手,制止了他的话:“先把人抬进府衙,就这么摆在这儿,百姓都能看见。”
衙门吏员纷纷上前,将那两人抬了进去。
陆云逸看向一旁脸色凝重的晋王和燕王:
“两位王爷,刚刚凶案发生的时候,有没有可疑人员故意制造混乱?”
燕王朱棣眉头紧皱,沉声说道:
“当时只有大呼小叫的声音,不知道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陆云逸脸色凝重,
在他看来,这就算是制造骚乱了。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看向冯克昭:
“冯大人,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现在时间也不早了,
要不暂时封锁府东街,暂停百姓进入商行。”
“暂停?”
冯克昭有些茫然地看着前方人山人海,片刻后点了点头:
“也对..现在人太多了,已经超出商行的承受能力。”
说到这儿,冯克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就封!已经进入隔离带的百姓,也不能再进了!”
“冯大人,还得安抚好那些失望而归的百姓,告诉他们明天商行继续打折,让他们明天再来。”
“放心吧,陆大人,本官这就去”
丢下一句话,冯克昭就带着衙门吏员匆匆朝府东街尽头走去。
陆云逸转而看向燕王和晋王,沉声道:
“两位王爷,请动用拦下的侍卫来维持秩序,
把他们分散到隔离带的各个拐角,一旦发生骚乱,第一时间制止!”
晋王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轻轻点了点头:
“本王知道了,这儿交给我们。”
“那就有劳两位王爷了”
陆云逸匆匆赶到商行门口,看到被侍卫簇拥着出来的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朱元璋脸色十分难看,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看着陆云逸沉声道:
“把事情处理好,任何作乱的人,绝不轻饶,要是抗法,可以先斩后奏。”
“是!”陆云逸拱手行礼,然后说道:
“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先回宫,臣等也好处置逆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