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95章 1389年,改变世界第一步

      第595章 1389年,改变世界第一步
    商行的热闹程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商行内部的布置同样令人惊叹。
    周颂带着两位好友走进商行后,眼前的空旷景象让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有一种错觉,仿佛置身于小校场之中,一眼望不到边际。
    尤其是那密密麻麻的货架,以及满目的人头,更让他惊愕不已。
    周颂自认为走南闯北,见识颇广。
    但今日所见的这一幕,
    却是他生平第一次经历。
    他隐约记得,自己去过的最宽敞的地方是城外新开的青楼间集,一进去便是一个巨大莲池。
    而如今,这种宽敞的感觉已被眼前商行所取代。
    他尚且如此,周围的百姓们更是瞪大了眼睛,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撼不已。
    他们平日里常去的集市,都是一个个小小的摊位,
    就算是去商行,也不过是不大的一间屋子,
    即便是最宽敞的客栈,在这商行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
    在他们看来,那些地方可能只够摆放盛放蔬菜的架子。
    中央过道的两侧,左侧摆放着米面以及一些杂粮,右侧则是瓜果蔬菜,这些都被整齐地摆放在一个个四方台子上。
    萝卜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仅仅看一眼,便能感受到其新鲜程度。
    山药一根根堆迭着,还能看到上面的泥土和根须,一看便知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还有成捆成捆的韭菜,用麻绳捆绑着,上面还带着清晨的露珠,翠绿的颜色格外显眼。
    在周颂的视线中,已经有一些百姓围了过去,手里拉着一个模样奇特的东西。
    但很快,周颂便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荒唐之感。
    “周兄.这不是手推车吗?”
    武掌柜也看到了那个东西,满脸狐疑地问道。
    “没错,就是手推车,只是样子变了好像还小了很多。”
    二人眼睁睁地看着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拿了两根萝卜,
    在雇员的示意下,放进了手推车的小框里,然后轻松地拉着车离开了。
    “这竟然还有这种用途?”
    周颂的嘴角微微抽搐,最近朝廷中传出两款手推车即将推向民间的消息。
    周颂本打算参与其中,大赚一笔。
    他原本计划将手推车放大,加上一个大框,用于搬家、放置行李或者平时拉一些重物。
    他自以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能够在众多商行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然而现在,他发现朝廷对手推车的开发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时,白掌柜拉过来一辆小推车,在地上来回推动,不禁感慨道:
    “这东西还真是不错啊,滑动起来顺滑无比,还很省力”
    三人的目光停留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陷入了沉思.
    “走吧走吧.继续往前走,看看还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周颂带着两人继续往商行里面走去,走出了瓜果蔬菜、粮油米面的区域后,
    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放眼望去,他竟然看到了几个熟人,都是做商贾生意的掌柜。
    显然,他们和自己有着同样的想法。
    打过招呼后,周颂便边走边看.
    猪肉、鸡肉、鸭肉、鱼虾、零食、熟食、干果等各类商品一应俱全.
    还没走到尽头,周颂心中已然波澜不惊,对应天商行有了定论。
    这就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商行,在商贾之中无人能及。
    一旁的武掌柜和白掌柜同样目瞪口呆,
    作为商贾掌柜,他们平日里最喜欢给别人挑毛病。
    但眼前的商行,优点多得让他们忽略了其可能存在的缺点。
    而且,他们自己的心里也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个东西好像挺有用的,要不要买一点?
    这个看着也不错,要不买一些?”
    这里售卖的商品种类齐全也就罢了,服务还非常周到,
    那些雇员们忙前忙后,不辞辛苦,
    一看就是踏实肯干的人,与他们商行里那些能坐着就不站着的伙计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很快,三人转过一个大弯,看到了盐茶专卖的区域,
    他们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不愧是朝廷的生意,竟然什么都能卖!
    突然,周颂眼神一紧,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眼了,他看到了什么?
    白一斤二十文?
    二十文?
    周颂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白摊位前已经站着几个人,他们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周颂认识他们,他们是城中坊的一些掌柜。
    “这位小兄弟,白二十文一斤?没有标错吧?”
    白梅坊的方掌柜声音颤抖着问道,手也微微发抖。
    “这位客官,白二十文一斤,红十文一斤,没有标错,商行就是这个价格。”
    此言一出,方掌柜只觉得血气上涌,差点站不稳脚跟。
    “方掌柜方掌柜.您没事吧。”
    方掌柜颤抖着摆了摆手,
    “现在还没事,很快就要出大事了。”
    周颂看着眼前如般雪白的白,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以往白至少要一钱银子一斤,而且常常有价无市。
    如今,竟然只要二十文,价格骤降八成!
    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周颂不知道应天商行是如何做到的,但他清楚,京城周边的坊恐怕要遭殃了。
    联想到前些日子石青坊、万寿制坊落入陆大人手中,其中的原因不难猜测,
    这肯定是陆大人的手笔。
    一想到这里,周颂只觉得一阵茫然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人怎么这么能折腾呢?
    三人很快离开了盐茶专柜,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一个岔路口,
    一边是结账付款的地方,一边是通往二楼的楼梯。
    在这期间,他又看到了锅碗瓢盆、布匹等一系列生活用品,
    可以说,整个应天商行一楼,就像是一间巨大的杂货铺。
    很快,几人来到了二楼
    一踏入这里,一股浓郁的书墨气息便扑面而来,将他们笼罩其中。
    这里有文房四宝专区、陶瓷瓷器区域、木雕竹雕摆件展示区、丝绸织品展示区、古籍书画长廊..
    三人只是简单地逛了逛,手推车里就多了一些新奇的玩意儿,这让他们大为震撼。
    显然,一楼是为普通百姓提供实惠商品的地方,
    而二楼则是赚取商贾和读书人钱财的区域,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价格不菲。
    来到三楼
    一股珠光宝气的感觉扑面而来。
    尤其是珠宝玉石专区,璀璨夺目,令人眼缭乱。
    周颂抬头望去,屋顶几乎被改造过,换上了精制的窗棂和窗纸,
    阳光透过窗户洒下,将整个珠宝玉石专区照得光彩照人。
    各种宝石琳琅满目
    红宝石鲜艳似血,晶体纯净无暇。
    蓝宝石色泽浓郁,尽显高贵典雅。
    翡翠绿如翠羽,水头充足,质地温润细腻。
    还有各类珍珠,圆润饱满,光泽柔和。
    甚至,女人佩戴的首饰珠宝占据了整个区域的九成位置,
    成套的精美珠宝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摆放在外面。
    三人相视一眼,都觉得不能让自家的女眷来这里,否则还不知道要费多少钱呢!
    继续往里走,是古玩珍奇区域,三人一来到这里就挪不动脚步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繁复。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精湛,玉质上乘,“汉八刀”的雕刻技法使得玉器线条简洁流畅,栩栩如生。
    唐宋时期的金银器,制作精美,造型多样
    这些珍贵的古玩都被严密地保护起来,只能隔着一段距离观赏,
    周颂看了看眼前的珍稀古玩,又看了看刚刚经过的珠宝首饰,嘴角微微抽搐,
    “还真是不放过任何商机啊,
    既赚女人的钱,也赚男人的钱,
    而且把珠宝放在前面,简直是天才想法,
    女人看珠宝,男人看古玩,互不干扰,真是绝了。”
    三人见人越来越多,便继续往里走。
    奇珍异兽制品区里,摆放着用象牙、犀角雕琢而成的精美物件,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再往后是宫廷御用品复刻与真品展示区,锅碗瓢盆、茶具等物品应有尽有,价格同样高昂,甚至这里还摆放了真品以供对比
    周颂明白,这是在提升商品的价值。
    最后,是一些外国的珍品,自鸣钟、地毯、武士刀,还有一些奇装异服,价格同样不菲。
    当他们看完所有区域后,付了钱走出商行,迎面而来的热风让他们猛地清醒过来,眼睛微微睁大,回头看向商行,
    一个疑问在他们脑海中浮现:里面怎么会这么凉快?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就被前方抽奖台传来的欢呼声打断了思绪。
    “这位来自城东的客官,抽中五等奖!景德镇官窑瓷器一件!”
    一位穿着得体的年轻雇员手拿大喇叭,高声喊道。
    在他身旁,站着一位衣着讲究、富态的员外,
    此时正满脸笑容,合不拢嘴。
    对他来说,一件瓷器不算什么,
    但抽奖的感觉却截然不同,而且还有这么多人看着,
    每一道嫉妒和羡慕的目光都让他内心的得意增添了几分,
    仅仅是这份情绪价值,就已经值了!
    周颂看了看手里的小票,又看了看排起的长长的队伍,
    “咱们还抽吗?”
    “抽啊,不抽就浪费了,看看手气!”
    武掌柜已经兴致勃勃地掏出了票据,准备去排队。
    白掌柜也是如此,他笑着说道:“周掌柜啊,人生在世不就图个开心嘛,走,去抽一抽。”
    周颂无奈地摇了摇头,对这一系列的流程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做过研究,人们在钱之后通常会有两种情绪,
    要么高兴,要么犹豫。
    而在这个时候,抽奖活动的出现几乎消除了“犹豫”这种情绪,只剩下了高兴。
    不用想,应天商行的口碑肯定会迅速传开。
    因为应天商行的热闹,整个中城都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百姓们发现这里的瓜果蔬菜、米面肉食不仅价格实惠,而且种类丰富。
    最后的抽奖活动也十分有趣,
    在口口相传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应天商行,整个珠宝廊和府东街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只是,临近下午,百姓们期待已久的大奖仍然没有揭晓,
    这让许多人焦急不已,但不影响他们在抽奖台前看得津津有味。
    皇宫,武英殿,阳光透过窗户洒下,给整个大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殿前广场被阳光炙烤着,空气都仿佛扭曲了,
    郭英身穿甲胄,手持长刀,在殿前踱步,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宫中已经传来消息,说商行非常气派,这让他也想去看一看。
    殿内,这里不像外面那样炎热,但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洪武皇帝朱元璋坐在上首,看着手中的文书,眉头紧皱,
    太子朱标坐在一旁,同样神情严肃。
    过了很久,朱元璋将手中的文书狠狠地丢在桌上,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蠢货!!”
    太子朱标抬起头,连忙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凉茶,递了过去:
    “父亲,您先喝杯茶,天气炎热,太医说过不能动怒,会上火。”
    “他们干出这样的蠢事,叫朕如何能不生气?”
    朱元璋将茶水一饮而尽,白的胡须上沾上了一些水珠,但他丝毫不在意,只是满脸怒容。
    太子朱标抿了抿嘴,拿起文书仔细看了起来,眉头也随之皱了起来。
    “父亲,边疆地区本就局势复杂,大宁又地处最北方,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在这次只是一些投降的军卒叛逃,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让都司把他们抓回来就行了。”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轻轻叹了口气:
    “标儿啊,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大宁如今是大明的疆域。
    这些草原人也都是大明的子民,可他们却三番五次地叛逃,
    朕真是想不明白,难道大明修建的这么好的城池,
    还比不上那遮风挡雨都困难的草原帐篷?”
    太子朱标脸色凝重,其中的原因两人都心知肚明。
    他轻叹一口气,帮父亲舒缓情绪,轻声说道:
    “父皇,大宁等地屡屡发生叛乱已经是常态了,都司也是有心无力啊。
    杀不能杀,放不能放,
    他们想要逃跑,总能找到借口,父皇您就别生气了。”
    “好了好了,周兴是个粗人,让他上阵杀敌还行,
    可让他去拉拢人心,那可就太难为他了。
    而大宁现在的情况,既需要武力镇压,也需要怀柔,他做不好这件事。”
    朱元璋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些许烦闷,呼吸也有些粗重。
    朱标抿了抿嘴,
    他知道,父亲生气的不仅仅是这件事,
    还因为一些读书人整天说着教化天下,
    可让他们去大宁关外,不是说身体不舒服,就是家里有事,甚至有的人直接辞官回家了,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深吸一口气,朱标沉声道:
    “父皇,解缙过几天就要去大宁了,
    他是个聪明人,或许可以帮周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朱元璋嘴角微微抽动:
    “他是聪明,但有些眼高手低,还需要历练,
    再说了,他只是一个县丞,能起什么作用?”
    说到这里,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标,饶有兴趣地问道:
    “他是因为什么得罪了陆云逸?”
    朱标脸色有些古怪:“听说是因为太平十策的事情。”
    这么一说,朱元璋便明白了,笑了起来:
    “他还在纠结太平十策,看来去江西这一趟一点作用都没有,
    也好,去大宁历练历练,他是天下闻名的才子,或许可以吸引一些人去大宁。”
    “希望如此吧”朱标抿了抿嘴,心中有些担忧。
    “行了,不想这些烦心事了,今天商行开业,听说非常热闹,
    走.咱们爷俩也去凑凑热闹。”
    朱标一愣:
    “父皇,今天商行里百姓很多,咱们去了可能会添麻烦的,
    陆云逸昨天已经和各衙门打过招呼了,
    不要带着一大群人去,以免出什么乱子。”
    朱元璋却满不在乎,瞥了他一眼:
    “咱们乔装打扮,微服私访,
    朕倒要看看,这商行是不是真有传说中那么神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