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89章 立在应天的庞然大物

      第589章 立在应天的庞然大物
    临近傍晚,橙红色的夕阳洒下,
    整个应天城都沐浴在金黄之中。
    临近九月,几乎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整个应天城如同一个火炉。
    大街上人来人往,
    散值的官员和下工的百姓脚步匆忙,渴望逃离这酷热。
    但每到府东街,他们都会停下脚步,
    驻足观望眼前这个被巨大帷幕笼罩的庞然大物。
    整条街道的建筑与之相比,显得小巧玲珑,
    就连路对面的三层客栈,也显得没那么气派了。
    不少经常路过这里的行人面露惊叹。
    他们是眼睁睁看着商行一点点变大的,
    只是,它长得也太快了些。
    有着同样感慨的,还有左军都督耿忠。
    他此刻站在昇平桥上,望着已被帷幕笼罩一半大街,面露惊讶。
    他清楚记得,上次来时它还没这么高大。
    不仅耿忠有这样的想法,
    周围一些人看着前方的忙碌场景,也都有些目不暇接,频频点头。
    他们是都督府的都督、都督佥事,
    以及礼部、兵部、工部尚书和几位堂官。
    户部李原名年事已高,一生见识广博,
    各地的宏伟祭祀场所都见过不少。
    但今日看到在喧闹中出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还是感到颇为惊讶。
    “这这是水泥的功劳?”
    工部尚书秦逵站在一旁,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没错,正是水泥与混凝土的功劳。
    原本商行十分气派,如今经水泥修缮,外墙加高、立柱拆除,显得别具一格。”
    说到这儿,秦逵对李至刚不吝夸赞:
    “操持此事的,是虞衡清吏司主事李至刚,
    他四处奔走,才造就了如今这般景象,
    等吏部明年考评的时候,李大人可要美言几句啊。”
    李原名点了点头:
    “不错.是个能干事的,比衙门里那些整日空谈的人好多了。”
    老好人兵部尚书沈溍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
    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此刻他也频频点头:
    “能把这些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工部果然人才辈出。”
    “行了,老东西吹吹捧捧,站在这儿不嫌晒啊。”
    中军徐司马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地说道,随后一马当先朝着昇平桥走去。
    “走,咱们去看看。”
    都督府一行人笑着跟了上去,
    李原名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边跟上一边提醒道:
    “徐都督,您代表朝廷颜面,注意礼数。”
    徐司马装作没听见。
    李原名对此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招呼众人一同前去。
    六部之中,吏部权势最重,礼部最为尊贵,
    他一开口,众人便笑着跟了上去。
    可当众人下了昇平桥,还没走到近前。
    便感受到一股充满生机的繁忙气息扑面而来。
    目之所及,所有人动作迅速,手脚麻利,
    即便满头大汗,却依旧双唇紧闭,满脸坚毅。
    不仅是那些正在进行最后装饰的工匠,
    就连在其中进出卸货的雇员,心中似乎都憋着一股劲儿。
    耿忠与徐司马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们太熟悉这种情形了,
    大军出征前后,整个都督府就是这般模样。
    都督佥事张铨更是猛地瞪大了眼睛。
    他看到了一个熟人,自己儿子张怀安。
    此时张怀安正和几人扛着一个货架,
    小心翼翼地朝商行大门挪动,
    身上灰色衣衫已被汗水完全浸湿,紧贴在身上。
    徐司马看到这一幕,转过头来:
    “那不是你儿子吗?怎么变得这么勤快了?”
    张铨呆呆地点了点头,同样疑惑道:
    “是啊,怎么这么勤快了?”
    在场众人纷纷翻了个白眼,耿忠更是直接出言嘲讽:
    “到底是不是你儿子啊,可别认错了。”
    “滚一边去,这么英俊肯定是老子的儿子。”
    就在这时,手拿文书的陆云逸正匆匆赶来,
    身上和头发上都沾了些灰尘,显得风尘仆仆。
    他身旁的几名亲卫,灰色的甲胄也沾满了灰尘,此刻正不停地拍打。
    陆云逸很快来到众人面前,
    看着眼前这些大人们,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即便早就有心理准备,
    但在忙碌中突然被叫出来的感觉还是很不好受。
    “见过诸位都督、大人!”
    众人上下打量着他,眼中闪过赞叹,
    他们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谁在做事,谁在敷衍,一目了然,
    而眼前的陆云逸一看就是在认真干活。
    不错不错。
    都督耿忠上前一步,为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堂堂朝廷大员,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你让我们这些在衙门里悠闲喝茶的人情何以堪啊。”
    陆云逸笑了起来,感慨地说道:
    “耿大人,等下官忙完这一阵,
    把这摊子事交接出去,就轮到下官在衙门里喝茶了。”
    “哈哈哈”
    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他们现在都明白了宫中意图。
    新上任的鸿胪寺卿已经开始梳理衙门内的各项事务,
    一旦衙门的事情理顺,就会来接手商行事务,
    到时候眼前这小子确实能轻松不少。
    徐司马心直口快,直言道:
    “你那岳父能行吗?
    这么大一个商行,还牵扯城外八县的诸多村庄,实在让人不放心啊。
    到时候告诉你岳父,有什么事处理不好,就来找我。
    可别让本官这么多年辛苦攒下的钱财打了水漂。”
    张铨见他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连忙出言反驳:
    “你那一万两银子都说了多少遍了,老子可是投了三万两都没吭声!”
    随后他又看向陆云逸,拍了拍胸膛:
    “找我,让你岳父有事来找我,好事坏事都行,
    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可别忘了带上本官。”
    “行了行了,你们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跟小孩似的,这么点钱也好意思说。”
    耿忠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了过来,
    拉住了陆云逸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云逸啊,我可是投了足足五万两啊。
    你说肯定能赚钱,我可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他这么一说,场面顿时乱成一团,
    众人七嘴八舌地嘟囔着,让本就炎热的天气更添几分燥热。
    陆云逸脸上浮现出几条黑线。
    一旁的尚书部堂们也悄悄离他们远了些,频频摇头。
    这时,一向尊贵的李原名上前一步,面带笑容:
    “陆大人,本官听说你搞了个什么超大奖,要帮城外村庄重建?”
    李原名是礼部尚书,是鸿胪寺的顶头上司,
    岳父在他手下做事,陆云逸不敢怠慢,
    “回禀李大人,商行确实有此打算,
    而且虞衡清吏司已经做好准备,
    从商行撤下来的这些工匠,会马不停蹄地去帮他们重建村庄。”
    说到这儿,陆云逸抬头看向在场众人,面带笑容:
    “到时候诸位大人可以看看,大明新时代的村庄是什么样子。
    房子是混凝土与木材混搭建造,地面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
    还会修建学堂、工坊,商行会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让那里成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手头有余钱的世外桃源。”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纷纷陷入沉思。
    这话可说到了李原名的心坎里,
    大明礼制说得再天乱坠,落实不到实处也是空话。
    如今大明靠天吃饭,
    一场大风大雨就能让礼部一年努力付诸东流。
    要是百姓能自力更生,凭借人力对抗天时,那礼部将更加尊贵。
    工部尚书秦逵也在一旁笑着开口:
    “陆大人啊,今日诸位大人前来,都是来钱的,
    走..进去听听你的计划,也四处看看。”
    陆云逸连连点头,邀请众人戴好铁盔,向里面走去。
    都督府的大人们自然不抗拒,
    但六部堂官以及部堂们带上铁盔,显得不伦不类。
    耿忠与徐司马毫不犹豫的出言打击!
    沈溍有些受不了了,想要把头甲拿下来,
    吓的陆云逸连忙上前帮他带好,
    一部尚书若是在商行工地里被砸死了,那真是谁都说不清了。
    而对于他们来的目的,陆云逸心里也是门清。
    如今商行还没建成,工部和都督府就已经捞了不少好处,这让其他衙门怎能坐得住!
    兜兜转转,转眼间半个时辰过去了。
    众人从一层逛到三层,所有人都目不暇接,面露震撼。
    随行人员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决定开业后一定带着家人来逛逛。
    他们只有一个感受,
    全.太全了。
    几乎家中能用的所有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
    甚至,他们还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大磨盘,一看就十分厚实。
    据说是城外江宁县姚家村的独门手艺。
    要是有人购买,商行会将此事告知姚家村。
    姚家村会加紧制作,然后商行派人亲自将磨盘送上门。
    对于这种新奇流程,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凝重,尤其是户部派来的一位主事。
    作为掌管大明钱财的衙门,
    他太清楚“流水不腐”的道理了。
    仅仅一个磨盘的流转,就算不赚钱,也能养活不少人,
    能让大明这潭死水动起来,
    而水一动,就能产生难以估量的钱财。
    这个道理在场不少大人都明白,他们东问西问。
    发现商行有两种运作模式。
    一种是瓜果蔬菜这类易损品,由商行一次性买断,自负盈亏。
    另一种就像磨盘这类事务,涉及三方交易。
    整个商行只是充当其中的纽带,连接四方。
    这一发现让许多人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好生意,
    道理很简单,一块猪肉在手里倒来倒去,
    就算最后落不到嘴里,那手上也能沾层油啊。
    都督耿忠走在队伍中,向身旁一位掌柜模样的人问道:
    “怎么样,能赚钱吗?”
    这位掌柜是耿忠家中最会赚钱的人,
    即便如此,此刻他也有些眼缭乱,喉咙发痒:
    “大人,比这更赚钱的买卖,恐怕只有开矿和出海了.”
    这么一说,耿忠挺直了腰板,
    走路昂首挺胸、趾高气昂!
    不少大人也同样询问了身旁的随从。
    投了钱的大人高兴的合不拢嘴,没投钱的大人失望的合不拢腿,
    他们连忙向陆云逸所在去凑,希望能最后插一脚。
    陆云逸走在队伍最前面,
    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们一眼,觉得时机已到。
    他与秦逵对视一眼,秦逵立刻心领神会,笑着开口:
    “陆大人啊,咱们都走了快半个时辰了。
    老夫眼睛都看了,不如找个地方歇歇脚?喝口茶?
    正好几位大人还想了解一下商行后续发展,
    毕竟把这事做好了,可是利国利民利朝廷的大好事啊。”
    “对对对!”
    兵部尚书沈溍连连点头,他早就想这么说了。
    但奈何脸皮薄,跟人家又不熟,不好意思开口。
    他还狠狠瞪了李原名一眼,这个老东西,
    自己提醒了他这么多次,他全当没看见。
    在场其他一些大人听到这话后,也连连点头,面露激动。
    显然,这些人也早就想听一听赚钱的门道了,
    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哪个衙门会嫌多啊!
    很快,陆云逸把众人带到三楼最角落处,
    这里有加高的四层,都是用混凝土建造的。
    众人跟着陆云逸走上楼梯,李原名感慨地摇了摇头:
    “这商行是好啊,可就是太高了,老夫年纪大了,爬这种楼梯还真有点吃力。”
    “是啊,要是不用爬就好了,老夫肯定天天来。”
    兵部尚书沈溍扶着腰,慢慢往上走。
    陆云逸听后,脸色闪过一丝异样,
    倒是身旁的张铨毫不客气地说道:
    “爬这么几层楼梯就累成这样,
    真该把你们都抓到军中,
    看看你们还能不能在朝廷上夸夸其谈,站着说话不腰疼。”
    “就是就是。”
    此话一出,几位都督连连点头,深表赞同。
    众人吵吵闹闹,终于来到四楼,
    他们有些惊讶地看了看脚下厚实的混凝土,
    用力踩了踩,又打量了一番四周。
    这里不像是个屋子,倒更像一个灰色的四方小盒子。
    此时,这个“小盒子”已被隔成许多小间,
    陆云逸带着他们走向最大的一间,
    上面赫然写着“会议室”三个大字。
    不知为何,众人看到这三个字,没来由地感到一阵疲惫。
    里面布置很简单,狭长的桌子摆在中央,
    左右两边摆放着能坐十几人的椅子,
    顶端位置有一个座位,还安置好了铜喇叭。
    陆云逸走进其中,看到里面的装饰后,也有些恍惚。
    他招呼众人坐下,自己堂而皇之地在上首坐了下来。
    众人也不介意,纷纷落座,
    一众亲卫充当侍者,为在座的诸位大人奉茶。
    值得一提的是,能落座的都是一部尚书、部堂,以及都督府的都督。
    唯一能落座的主事,是李至刚,他身前放着厚厚文书。
    即便坐在最下首,
    他依旧满脸通红,眼中充满激动!!
    再看看他们身后只有一个座位的诸多主事随从。
    李至刚只觉得热血涌上头顶,爽极了!
    不多时,茶水都分发下去了。
    陆云逸坐在上首,端起手中茶杯,说道:
    “诸位大人请看,你我手中的茶杯是用竹子和藤条编制而成,
    是句容县于家村的拿手绝活。”
    众人纷纷拿起茶杯,仔细端详,
    当看到上面一根根紧绷的竹条时,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藤条?”
    秦逵也有些惊讶,看了看杯底,这竟然不漏?
    陆云逸点了点头,沉声道:
    “诸位大人,刚刚在商行中看到的诸多竹制品,
    大多来自句容县的于家村,
    他们手艺精湛,是雇员到村子里偶然发现的,
    经过几番劝说,村民们才编制了一些器具,拿到城里来试着售卖。”
    “这这真是空有宝山而不自知啊。”
    李原名脸色凝重,应天附近的村落都这样,
    那整个大明不知还有多少村落处于同样的境况。
    陆云逸连连点头:
    “李大人所言极是,在商行介入后。
    于家村成了发家致富最快的村落。
    一些竹制品商行已在各个集市售卖,销路很好,
    甚至还有江南和北方商人询问。
    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打算带一些回去卖。
    别说把东西卖到整个大明,就算卖遍京畿,于家村都能人人穿锦衣了。
    可在这之前,
    他们仅仅能勉强填饱肚子,艰难维持生计罢了。
    这一发现,让我越发觉得,
    整个大明还有数不清的财富等着朝廷去发掘,
    百姓们的日子过得不应该这般艰难,要给他们谋一条生路。”
    众人陷入沉思,连连点头。
    工部尚书沈溍看着眼前大一号的茶杯,问道:
    “这东西能装火油吗?
    军中现在装火油的陶罐很重,而且容易破损,
    这竹子编制的东西又轻,要是密封做得好
    掉在地上、路上磕磕碰碰也不容易坏,倒是个好东西。”
    耿忠则得意地笑了笑:
    “沈大人啊,明天带你去库房看看,这东西不仅能装火油装蜡,还能装火药。”
    “你们试过了?”
    沈溍一愣,声音有些异样,眼睛瞪大:
    “本官怎么不知?”
    “咳咳,沈大人见谅,这些物件原本都是机密,
    在未售卖且没研究清楚之前,不会对外公开。”
    陆云逸开口解释,事实上.
    商行从诸多村庄确实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一些东西已被军中藏了起来,准备用于对北方的战事,看看效果如何。
    见沈溍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陆云逸连忙岔开话题,说道:
    “诸位大人今日前来,下官自然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
    这样吧.商行的份子已经分完了,
    但下官还有个别的生意,要是诸位大人感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
    同样此事也是宫中牵头,
    陛下和太子殿下已经同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