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54章 商行诸事 割地赔款

      第554章 商行诸事 割地赔款
    “陆大人慢走”
    归春医馆前,朱锦玉带着管事亲自相送,脸上挂着盈盈笑意。
    阳光倾洒在她的身上,
    仿佛为她染上了一层光辉,使她看起来愈发年轻动人。
    已经走远的陆云逸没有回头,只是象征性地抬了抬手,当作回应。
    即便如此,朱锦玉嘴角笑容还是不自觉地又扩大了几分,
    让一旁静静站立的管事和青衣侍者大为震惊。
    当陆云逸一行人消失在街角尽头后,
    朱锦玉的笑容才渐渐收敛,眼神中雀跃也慢慢褪去,
    整个人瞬间变得沉静下来,仿佛陷入了枯寂。
    她转过身,扫视了管事和青衣侍者一眼,淡淡吩咐:
    “以后陆大人再来,第一时间向我通报,不许有任何阻拦。”
    “是”
    管事微微躬身,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她此刻已经确定,自家小姐是真对陆大人动了心。
    那青衣侍者同样躬身行礼,神情中带着几分委屈和不甘。
    朱锦玉没有理会他们,转身迈步回到房中,
    周身散发的清冷让管事和侍者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门口,管事看着青衣侍者悲痛欲绝的模样,微微叹了口气,
    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年少又遭掌柜收留,心中有些思绪在所难免,
    但身为同乡,你要好好学医,用心侍奉客人。
    但切莫因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毁了自己的前途。”
    “管事.我.”
    中年女管事抬起头,制止了他的解释,
    随后微笑着看向归春医馆门前整洁的青石板地面,目光深邃。
    “郎才女貌,这才是世间该有的美事。
    至于妓子配才郎、小厮车夫赢得主母欢心之类的情节,
    那都是话本里骗人的把戏。
    看在你我同乡的份上,我提醒你几句。
    好好学医,将来至少能衣食无忧,
    若是惹恼了掌柜,被赶出医馆,你又能去哪里呢?
    回家种地,还是去酒楼当小厮,亦或是去青楼做龟公?
    做医馆侍者,已经是你最好的出路了。
    日后学到本事,将来做个走方郎中也不错。”
    青衣小厮听了这番话,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他才悻悻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地说道:
    “管事,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做事,不辜负您的期望。”
    “嗯,去做事吧。
    给那国子监学子上茶,咱们医馆可不是见人下菜碟的地方。
    这些学子今日或许落魄,
    但说不定明日就能平步青云,不是你能轻易得罪的。”
    “是”
    府东街应天商行,陆云逸带着一行人来到此处。
    尽管已临近午时,这里依旧一片忙碌景象,
    工匠们敲敲打打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曾停歇。
    陆云逸站在不远处的阴凉处,出人意料地没有去关注商行的建设情况,
    而是在脑海中反复思索着朱锦玉的一举一动,以及她的种种表现。
    她的行为,既像衣卫,又不太像。
    从种种举动来看,似乎与锦衣卫行事风格不符,
    但她的身份却太过特殊,
    特殊到让陆云逸觉得是有人刻意设计。
    思来想去,陆云逸决定还是将她列入可疑人员名单,
    日后多找机会与她接触,看看能否发现更多的蛛丝马迹。
    这时,李至刚匆匆忙忙地从商行里走了出来,
    灰头土脸的,头发上还沾着白色的灰尘。
    他没有穿官服,而是身着黑色常服,此刻身上已经变成了灰白色。
    李至刚看到陆云逸在等他,便停在远处,
    用力地拍打身上的灰尘,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干净一些。
    “行了行了,过来吧,一点灰怕什么。”
    陆云逸朝他招了招手,李至刚这才走上前来,躬身行礼:
    “拜见部堂大人,
    部堂大人,午时酷热难耐,
    不远处有一家冰室,大人不妨移步那里休息片刻?”
    “不用了,还不至于矫情到那个地步。”
    陆云逸摆了摆手,随后看着李至刚满身灰尘的样子:
    “这里粉尘这么严重,怎么不戴口罩?
    我已经问过太医院了,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如果不做好防尘,很容易损伤肺部,以后连喘气都会困难。”
    李至刚一脸受宠若惊,连忙解释:
    “大人,现在是午休时间。
    刚刚里面有一处地板出了问题,我才钻进去查看,
    平日里工作时都是戴着口罩的。”
    陆云逸狐疑地打量着他,严肃地说道:
    “都督府和工部既然已经拨了银子,就没必要在这方面节省。
    口罩虽然贵了些,但一天换两个的钱还是有的。
    要分清主次,真正宝贵的是人。
    这一次他们积累了修建商行的经验,下一次还会用到他们。
    要是这些工匠出了什么问题,
    下次修建商行随便出一个岔子,
    那损失的钱可够买多少口罩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至刚一愣,连忙点头称是:
    “大人,下官明白了,敢问大人,商行还要在其他地方修建?”
    “废话,这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日后要开到全国各地。
    总不能只让京畿百姓受益吧,
    北边和南边的百姓难道就不是大明子民了?”
    李至刚陷入了沉思。
    他突然意识到,大人说得很对,真正珍贵的是人。
    作为工部郎中,他比谁都清楚,
    一个成熟的工匠团队是多么难得。
    “请大人放心,对于此次参与修建的工匠,
    下官一定会尽力保护,绝不让他们出任何差错!”
    陆云逸见他态度诚恳,提醒道:
    “我刚刚去了医馆,外伤好治,内伤难治。
    你要是敢偷奸耍滑,克扣钱粮,就等着都察院来找你麻烦吧。”
    李至刚听了这话,不禁打了个哆嗦,
    即便在炎热的天气里,也感到一阵寒意。
    他连忙凑近了些,老实交代:
    “不敢欺瞒大人,那口罩虽然是用上好的丝绸和麻布所制,但戴着确实闷热。
    工匠们也不常换,通常一天只换一次.”
    “你还真敢克扣啊”陆云逸双手叉腰,瞪着他。
    “不不不不,口罩都放在吏员那,工匠们觉得口罩不能用了就可以去拿。
    可是工匠们说以前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没必要戴..”
    陆云逸用力挠了挠头,长吁了一口气。
    他已经能想象到,工匠们肯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什么多此一举、不懂装懂之类的话肯定没少讲。
    “行了行了,钱给了,东西也发了。
    你告诉他们,以后要是不想得痨病,都给我把口罩戴上。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他们不想挣钱想早点死,本官也没办法。”
    李至刚连连点头:
    “请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让他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陆云逸点了点头,上下打量着他,问道:
    “那普洱茶卖了多少钱?”
    啊?
    李至刚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差点跳了起来:
    “大人,大人冤枉啊,下官可没卖!
    那些多余的茶,下官都给了解缙。
    可谁知道解缙那么穷,见钱眼开,把茶叶都卖了换酒喝。
    下官听说这件事后,就去坊市想把茶叶都买回来,
    可.可都已经卖光了。”
    “解缙?他个江西人,这么穷吗?”陆云逸眼中露出诧异。
    虽说解缙得罪了兵部尚书沈溍,被派去江西做监察御史,
    但如今已经回京,怎么会沦落到这等地步。
    李至刚连忙解释:
    “部堂大人,您误会了,解缙好酒不好茶,
    那些茶他是觉得放在那里也是放着,不如卖了。
    说起来惭愧,下官分到的那些茶,到现在都没舍得喝呢。
    他这么做,简直暴殄天物!!”
    说到这里,他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陆云逸,
    见他表情平静,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不知.大人是从哪里得知的?
    难道是有人想陷害下官?
    大人,天地良心啊,下官自开工以来,只回过三次家,日夜都守在工地。
    您一定要明察啊,大人。”
    见他又开始叫苦不迭,陆云逸知道他是个官迷,
    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
    “没人告你的状,是我偶然得知。”
    听了这话,李至刚这才放下心来,长舒了一口气。
    “大人啊,下官家里虽然比不上汪晨有钱,
    但也还算富裕,绝对不会做贪腐的事啊。”
    “这事我知道,你一心想当官,当大官。”
    李至刚没有反驳,只是嘿嘿笑了笑,连连点头:
    “还是大人懂下官。”
    陆云逸笑了笑,对于上官来说,
    属下无欲无求反而麻烦,想要升官发财倒还好办。
    “你放心,商行修建完成,开业之际,
    宫里会派人来,六部九卿也都会派人来。
    只要你把事情做好,升官就不远了。”
    李至刚听了这话,只觉得热血上涌,气血直冲脑门!
    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脸色也涨得通红!
    “是!!大人请放心,距离最后的铺设工作还剩不到十天。
    到时候,外墙平整打磨完毕,商行就初具规模了。
    剩下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只要多用心,一定能办好。”
    说到这里,李至刚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大人,城外工坊的混凝土和石灰,下官也去看过了。
    要是这东西能早点出现,
    我们说不定就能把这些房子拆了,重新建一座城中坚城,那才叫气派!”
    陆云逸笑而不语:
    “会有机会的,咱们商行现在要做的就是标新立异,不然也不会在外墙铺设水泥了。”
    陆云逸转动脑袋,看向整个府东街那些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
    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看看,这些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建筑,能够传承千年,本就是精华所在。
    混凝土和石灰建造的建筑,
    少了会显得新奇,多了就会觉得单调。
    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李至刚有些诧异地看着他,神情愈发恭敬,不敢有丝毫轻视。
    眼前这位大人年轻无比,有时候会让他产生错觉,觉得自己是在和家里孩子说话。
    然而,大人说出的话却往往十分深刻。
    接下来,陆云逸和李至刚在应天商行里四处转了转。
    虽然没有成品的设计图,
    但陆云逸已经能感受到商行的宏伟气势。
    至少,与其他商行相比,要气派得多。
    兜兜转转,二人离开商行时,身上都蒙上了一层灰尘。
    李至刚拍了拍脑袋,问道:
    “大人,对于商行内部的结构和布局,您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吗?”
    陆云逸摆了摆手:
    “初期的图纸已经给你们了,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决定。
    对于建筑方面的事,我一窍不通,比不上你们这些内行。”
    尽管已经听大人说过很多次这样的话,
    但李至刚还是觉得庆幸,
    能有一个不插手具体事务的上官,实在是太好了。
    “下官知道了。”
    “行了,应天商行的事你辛苦了。
    衙门现在手头也宽裕了不少,发月钱的时候,所有人都有赏钱。”
    李至刚脸色一变,想要说些什么。
    但陆云逸摆了摆手:
    “这点钱你可能看不上,但工匠们在乎。
    而且,这也是一种激励方式,不必多说。”
    李至刚脸上露出笑容,连忙躬身行礼:
    “多谢部堂大人,下官一定竭尽全力,把商行修建好!”
    “嗯。”
    陆云逸点了点头,带着亲卫离开,前往五军都督府。
    他说要去见麓川使臣并非诓骗朱锦玉,
    而是确有其事,就在下午。
    未时二刻,也就是下午一点半左右,
    中军都督府议事大堂,
    陆云逸手里拿着厚厚的文书,迈步走了进去。
    大堂十分宽敞,一张巨大的长桌摆在屋子中央,
    上首摆放着一张座椅,左右两侧各有十几张座椅。
    外围已经有一些都督府的吏员提前来到这里,
    手里拿着纸笔和文书,随时准备记录。
    陆云逸走进大堂后,一众吏员迅速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恭敬之色。
    “陆大人。”
    陆云逸看了看这些年纪比他还大的参谋和吏员,摆了摆手:
    “坐吧,什么时候开始?”
    “回禀大人,还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一名吏员起身回答,脸色有几分古怪。
    早就听工部吏员说陆大人每次开会都喜欢提前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陆云逸点了点头:
    “坐下吧。”
    吏员坐下后,陆云逸将身体靠在椅背上,看着手中文书。
    上面记载着朝廷提出的停战条件以及麓川方面愿意付出的赔偿金额,
    不用看也知道,两者相差甚远。
    朝廷要求麓川支付五年战事所耗费的银两以及抚恤金,
    共计五百六十万两,
    还要承担景东、楚雄两地建设费用的八成,将近两百万两。
    此外,日后每年都要进贡一批最优质的木材和矿石,
    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就连陆云逸看了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狠了。
    这样的条件,一旦麓川同意,那他们就将永世无法翻身。
    更让陆云逸震惊的是,
    麓川的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糊涂了,连砍价都不会。
    他们只是试探性地将赔偿金额砍掉了一半。
    在陆云逸看来,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不管是砍掉九成还是五成,他们的这一行为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
    他们准备赔钱,而且已经打算赔钱了。
    还没开始真正谈判,底线就已经暴露无遗。
    陆云逸不知道思伦法会作何感想,
    如果他是麓川人,恐怕会气得吐血。
    一盏茶的时间很快过去,一行人陆续走进大堂。
    大多是都督府的佥事以及六部旁听的官员。
    他们看到陆云逸已经早早落座,
    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没说什么。
    紧接着,麓川使团走了进来,一行十余人。
    领头的是两位五十多岁的老者,
    一位是正使,一位副使,后面跟着记录人员。
    最后,主持此次会议的魏国公徐辉祖走了进来,
    身后还跟着曹国公李景隆、左军都督耿忠、户部尚书杨靖以及左都御史詹徽。
    屋中众人看到他们进来,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
    徐辉祖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上首的位置,
    将手中的文书放在桌上,淡淡地说道:
    “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