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01章 银钱四方来

      第501章 银钱四方来
    随着皇帝的叫喊,沐英带着陆云逸去往乾清宫正门,
    武定侯郭英依旧在门前值守,做着接待工作。
    今日皇宫家宴,还有许多皇嗣一同前来,
    陆云逸行进间,就见到了好几人骑着自行车前来。
    乾清宫门口还有些人在打闹,年纪有大有小,
    隐隐还能听到皇帝在上首的训斥,让他们不要打闹。
    但孩子们当作没听见。
    此等场景,略有些温馨,给这冰冷的皇城多了几分暖意。
    但陆云逸却低头看向脚下的白玉台阶,眼窝深邃了几分。
    [赐鲁王死、河州走私案事毕]
    邓灵韵的秀娟小字在他脑海中不停回荡,
    让他觉得身体冰凉,汗毛倒竖。
    此事真假尚且不知,
    但洪武二十一年九月,鲁王与秦、晋、燕等王爷的确就在京城。
    走私案后面有皇室,陆云逸一点也不惊讶,
    财帛动人心,走私赚取的银钱茫茫多,没人会不心动。
    若邓灵韵给他的消息是真的,
    鲁荒王是被赐死的?不是因为贪恋金石药而死?
    若真是如此,不远处的这位皇帝
    陆云逸悄然抬头,只见明皇朱元璋此刻如一个家中长者那般站在门前,来回嚷嚷,
    像极了逢年过节看到家中小辈齐聚的父辈。
    但这背后,隐藏的是心狠手辣。
    陆云逸忽然惊觉,因为太子的仁德,
    让他对皇帝都多了一层滤镜,认为二人都是宅心仁厚之辈。
    可事实是,朝廷上诸多军候都不在意人命,
    而眼前的皇帝,乱世中的魁首,又怎么会心慈手软呢?
    甚至,太子算计户部表现出来的手腕,让他叹为观止。
    若不是秦逵给他解释,现在他都还蒙在鼓里。
    怀揣着此等复杂思绪,
    陆云逸亦步亦趋地跟着沐英,来到乾清宫殿前。
    扑面而来的,就是皇帝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文英啊,你怎么只带了女婿过来,楚婷呢?”
    沐英笑着拱了拱手:
    “父亲,婷儿去后宫寻宁妃娘娘的,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朱元璋脸上满意都快溢出来了,连连点头:
    “好好好,知道帮忙了,哪像他们,整日就知道吃喝玩乐。”
    他大手一挥,挥向殿前广场正在骑车的诸多皇嗣们。
    沐英笑了笑,也将眸子看了过去:
    “父亲,打了这么多年仗,不就是为了今日嘛。
    诸多弟弟妹妹不知战争疾苦,旁人都说这是坏事,
    但儿子觉得,这倒是好事,至少大明太平,百姓安康。”
    “还是文英你会说话啊。”
    朱元璋大笑,而后转头看向陆云逸,上下打量片刻:
    “长得倒是极为英气,看着像读书人,就是字写得丑了些。
    你的那个奏疏,朕与太子都是皱着眉看完的,得练。”
    陆云逸挠了挠头,有些尴尬:
    “陛下,微臣乃北地边民,自幼不学无术,日后定勤加苦练。”
    朱元璋嗤笑一声,点了点头:
    “若这朝廷上多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就好了,
    那些读书人都说以字正人,但朕不这么认为。
    人做了什么,是何种人,怎么仅仅能以字迹好坏论高低呢?
    朕当初在大帅麾下刚学字之时,
    比你写得还差劲,自己写了自己都不认识,现在写得也好了。
    难不成当初的朕是坏人,现在的朕是好人?简直是胡说八道。”
    大概是今日高兴,朱元璋不那么惜字如金,
    说话中也多了几分随和,一旁的沐英连连称是。
    陆云逸也拱了拱手:“陛下所言极是。”
    “好了好了,文英你与我在这待会儿,
    陆云逸你进去吧,老三老四他们在里面等着你呢。”
    “是。”
    陆云逸告别了二人,被一旁的太监领着前往乾清宫。
    隔着很远,陆云逸就见到了在大殿内左右忙活的李景隆,
    不时有宫女前来问询,而后离开,再有太监过来问询。
    如此循环反复,倒像是一个陀螺。
    随着他身形靠近,李景隆发现了来人,
    蹬蹬蹬地跑了过来,发出了一声哀嚎,
    “啊云逸啊,我怎么又干了此等差事,逃不过啊”
    李景隆将手搭在陆云逸肩膀上,面露哀戚.
    陆云逸宽慰道:
    “已经有所进步了,去年是招待外臣,现在是招待皇室宗亲。
    等你再立些功劳,让他们招待你!”
    这么一说,李景隆浮想联翩,发出两声“嘿嘿”。
    可随即,远处的呼喊又让李景隆从美梦中抽身而出,顷刻间萎靡下来。
    “九江,来点茶水。”
    陆云逸看了过去,只见燕王朱棣与晋王朱棡正坐在一起,对着一张地图指来指去。
    二人坐在一起,如同两座小山一般,在这乾清宫中尤为扎眼。
    而且,在场的诸多皇嗣显然有些畏惧这二人,都离着他们远远的.
    朱棣见久久没有回应,抬头看来,眼睛猛地一亮,继续招手:
    “陆云逸!快来快来”
    李景隆耸了耸肩,摇头晃脑地捏住嗓子:
    “快去吧~咱家给各位爷端茶倒水。”
    陆云逸笑了笑,朝着燕王所在走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很快就看到了二人聚精会神之物是什么。
    是一张由简易地图组成的沙盘。
    二人正拿着红蓝旗子,捉对厮杀,
    看其地形,应当是在北边草原上,大部分为平地,只有几座高山零零散散地坐落四周。
    “来看看,这局本王是不是赢了?”
    朱棣大马金刀坐在一侧,指着前方沙盘,满脸得意。
    只见沙盘上代表朱棣的蓝旗已经占据了几个山口,
    并且已经对红旗有了围追堵截之势,俨然已经占尽上风。
    晋王朱棡此刻眉头紧皱,眼中闪着懊恼,
    还在扶着下巴沉思,久久不语。
    陆云逸看清战局后,笑着点了点头:
    “燕王殿下的确赢了。”
    晋王朱棡有些懊恼地抬起头,问道:
    “没有什么翻盘契机了?”
    就连朱棣都被陆云逸斩钉截铁的话惊讶了片刻,诧异地看着他,
    “如此肯定?”
    陆云逸有些诧异地看着二人:
    “两位王爷这是何故?赢了便是赢了,难道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朱棣摇了摇头,脸色古怪:
    “本王听闻陆将军用兵向来喜欢兵行险着,总是能出其不意,
    难道眼前这战局就没有什么转机?”
    陆云逸这才面露恍然,笑了起来:
    “转机自然是有的,但既然双方能捉对厮杀到此等局面,
    双方定然是谨慎万分的成熟将领,麾下军卒都是精锐。
    就算是有机会,也会被发现,制止,甚至会被提前堵截以及将计就计。”
    晋王朱棡还是有些不甘心,问道:
    “前日我看过都督府的文书,陆将军曾在礼杜江边五千骑破敌十万营寨。
    如今这幅沙盘双方人数差距不过一成,未尝没有取胜之机啊。”
    “两位王爷,礼杜江一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纯属侥幸。
    若是再来一次,可能没有这般顺利。
    而且,礼杜江营寨的战事,并不会影响最后胜利,
    只能算得上锦上添,不值一提。”
    见他如此谦逊,二人对视一眼,招呼他坐下,听他仔细解释起来。陆云逸口如悬河,李景隆端茶倒水,
    终于快到了开宴之时,燕王与晋王这才作罢。
    燕王朱棣面露深思,有些感慨:
    “早年我在岳父大人麾下做前军斥候,也在中军做过机要文书。
    那时我只感觉,打仗太过无趣。
    这些日子在都督府听闻陆将军行军打仗,
    总是率领骑兵神出鬼没,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战事。
    现在看来,是坐井观天了。”
    陆云逸笑了笑:“燕王殿下,船小好调头,
    手中若只有五千兵,自然是想去哪就去哪,想打哪就打哪。
    若手下兵马上了十万,绵延的阵线就要几十里,这时候再想调头可就难了。
    所以,史书中那些名将打仗甚是无趣,
    走一步看十步,步步为营,敌我双方像是在打配合。“
    晋王朱棡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对对对,就有这种感觉,像是商量好了。”
    “其中千变万化,双方将领早就确定了选择了最优的办法,
    而后按部就班地执行,这才看起来无趣。”
    燕王朱棣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长叹了一口气:
    “你说得对啊,都督府对于招降乃尔不之事已经有了定计,
    若是猛然看去定然无趣,少了些波澜壮阔。
    但这已经是我等在千百种战法中挑选出来的,最好的战法。”
    “行了行了,别说都督府的事了,说起来就头大。”
    晋王朱棡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数之不尽的文书军报,眉心狂跳。
    朱棣也满脸忌惮,大笑起来,
    “不说了,不说了,你那商行做得如何了?
    宗人府的银子过两日可就砸进去了,莫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显然眼前二人也知道今日弹劾一事。
    “修建工坊的诸多材料今日已经入场,若是不出意外,今夜就能动工。
    都督府的自行车也已经发放部分,明日就出城下乡。
    朝堂上有些人出言阻挠,问题不大,还请两位王爷放心。”
    晋王朱棡这才放下心来,轻轻点了点头:
    “宗人府刚刚成立,两万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
    你可要小心谨慎,若是将银子弄丢了,可不好交待。
    至于朝堂上一些人,若是有人再找你麻烦,
    可以让宗人府出面,宫中的买卖,还不至于让朝臣指手画脚。”
    “多谢晋王殿下,商行诸事定然顺利万分。”
    “行了,快回去吧,家宴要开始了。”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陆云逸落座,还指了指门口。
    陆云逸回头看去,只见诸多女眷相继而来,为首的正是宁妃娘娘。
    “两位王爷,下官先去了。”
    “去吧去吧。”
    陆云逸回到属于自己的座位落座,
    一旁是熟人徐辉祖、徐增寿两兄弟。
    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哥,徐增寿是朱棣的小舅子,二人出现在这里理所应当。
    徐增寿正在胡吃海塞,脸上顶着浓郁的黑眼圈,
    见他前来,连忙拱了拱手:
    “大人。”
    陆云逸点了点头,看向魏国公徐辉祖,拱手一拜:
    “魏国公。”
    徐辉祖摆了摆手:“不必客气。”
    “子恭是饿了吗?为何这般吃相?”陆云逸坐了下来,满脸古怪地发问。
    徐增寿抬起脑袋,嘴里含糊不清:
    “大人,的确是饿了,
    从昨晚到现在我都没睡,又饿又困,比打仗还累。”
    “只是看一些文书,这般德行,成何体统!”
    一旁的徐辉祖出言呵斥。
    徐增寿全当没听到,继续吃继续喝,
    没一会儿桌上的干果点心就被他打扫一空。
    陆云逸嘴角微抽,打量着徐增寿,他一边将点心端过去,一边问道:
    “子恭,你是不是长高了?”
    还不等徐增寿回答,不远处就传来了一个声音,略带笑意:
    “从云南离开后,的确长高了一些。”
    陆云逸循声看去,只见沐诚琇与沐楚婷携手而来,笑意吟吟.
    “坐坐坐,长高了有何用,在战场上反而显眼。”
    徐增寿见夫人来了,脸上马上弥漫出笑容,连连拍着一旁的座位。
    沐诚琇侧身行了一礼,慢慢坐下,拿出手帕亲昵地给徐增寿擦着嘴。
    如此和谐一幕,让陆云逸挑了挑眉,想到了徐增寿的囧事。
    “夫君为何发笑?”
    沐楚婷也坐了下来,带着一些香气,好奇地发问。
    陆云逸没有隐瞒,将去年间集的事告诉了她。
    听得沐楚婷眼眸连连眨动,嘴角含笑,声音婉转:
    “这么说来,二姐还是捡到宝了啊。”
    “不过.”
    她话锋一转,在陆云逸胳膊上戳了戳:
    “妾身好像也捡到宝了,什么事都与妾身说。”
    “这有什么的,行军打仗辛苦这么久,享受享受怎么了。”陆云逸充满豪气。
    “是是是夫君是该多享受一二。
    每日也太过繁忙了些,今日太阳刚下山就见到了夫君,也算是难得。”
    沐楚婷抿嘴轻笑,将身体凑近了些:
    “刚刚我见到了宁妃娘娘,她说明日宫中会咱们一笔银子,让妾身明日来拿,妾身百思不得其解。”
    “多少钱?”陆云逸神情郑重了些。
    “两万两。”
    “那就拿着,是商行的份子,算是宫中出的钱。”
    沐楚婷面露恍然,转而说道:
    “恰好父亲在京,夫君若是缺银子了,我可以去向父亲要一些。”
    “不用还。”沐楚婷得意地笑了起来。
    “到时岳父大人又该说你胳膊肘往外拐了。”
    “那又何妨,妾身嫁了夫君,自然要为夫家着想。”
    “你倒是贤惠。”
    陆云逸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
    沐楚婷也有样学样,同样竖起了大拇指,
    二人对视“扑哧”笑出了声,引得不少人投来目光。
    这时,一名红衣太监急匆匆走了进来,放声高呼:
    “陛下驾到、太子殿下驾到!”
    原本嘈杂的大殿顷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站了起来,看向门口方向。
    只见明皇与太子殿下快步走入。
    陛下脸上带着爽朗笑容,而太子殿下脸色有些凝重..
    “好了好,都坐,今日是家宴,这么规矩作甚。”
    朱元璋快步走向上首,同时挥了挥手吩咐:
    “上菜上菜。”
    “是”
    陛下坐于上首龙椅,身旁是宁妃娘娘。
    太子则坐在靠下一些的位置,身旁是太子妃吕氏以及两个孩子。
    陆云逸发现,不仅是朱允熥兴趣盎然地盯着自己,
    就连太子也一脸凝重地看向自己。
    这是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