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38章 果然还是抢来的快

      第338章 果然还是抢来的快
    看着自己“通苏”的证据,此刻赫希·邦吉可谓是手脚冰凉。
    虽然说苏现在已经死的不能再死。
    虽然他赞助这个组织的目的,是进入红苏的粮食市场。
    但是这是不能见光的理由,也站不住脚。
    虽然像他这样,做这种事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可口可乐,人家当年就光明正大的进入了红苏市场。但因为人家是美国公司,可谓是后面有人,毛事没有。
    邦吉呢?
    很多事情确实是讲究民不举官不究,即使查出来了,在美国也可以用钱去疏通关系。
    但是谁让邦吉家族这一次是惹上了波士顿财团呢?
    关系走不通。
    站在想搞事的美国人的立场上,这就是证据确凿,罪名重大。
    不够自由不够民主,要拿去吊路灯!
    波士顿财团铁了心要搞他,一旦这个罪名被暴露出来。
    被西方全体公众们知道的话。
    在这个罪名面前,其他财团插手也没用!
    这一关键点,赫希·邦吉也是想得明白的。
    所以他越往下看,他就越绝望。
    “邦吉先生,你觉得,这些东西够把你送到监狱里去吗?”
    “你觉得到时候是你儿子先出来,还是你先出来?”
    “哦,对了。也许你可能为了你的家族,愿意舍弃这一切,包括你自己和你的儿子。”
    “但你想一想。我们连你和你出色的儿子都能送进监狱里去。那我们为了达到目的,对其他邦吉家族的成员会做什么呢?”
    “哦,忘了告诉你。你们邦吉家族现在总共有一百三十六个直系成员对吧?放心,他们都会到牢里和你一起团聚的。”
    “有些人罪名可能会轻一点,几年就出来了。但有些人估计到死都没办法出来。”
    “就是不知道到那个时候,你们邦吉家族是什么样子呢?”
    “那个时候的邦吉公司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沙博泰的每一句话,都向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赫希·邦吉的心口。
    “所以,我们还是好好谈谈,你们家族手中的股权怎么卖吧。”
    这一次,虽然赫希·邦吉目眦欲裂,气得浑身颤抖,但是他嘴巴蠕动,硬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面对这一次的威胁,他失去了任何反抗的余地,他只能任由波士顿财团宰割。
    “哒……哒……哒……”
    办公室里除了呼吸声,就是钟表跳动的声音。
    这声音越来越响,仿佛雷声一般,在赫希·邦吉脑海中震荡。
    不知道过了多久。
    赫希·邦吉手中没抓住文件,掉在地上后,让他惊醒,也打破了沉寂。
    “一百三十亿六千万美元,可以卖给你们,但是我有一些要求,你们必须答应。”
    赫希·邦吉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价格先放一边再说,你先把要求说出来。”
    沙博泰微笑着说道,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他可不会让赫希·邦吉再占到便宜。
    赫希·邦吉没有先在价格上争,而是将要求说了出来。
    “第一,我儿子内尔必须安全出来。”
    “第二,消除掉关于我们的所有证据。”
    沙博泰想了想回答道:“内尔进去了,想要再捞出来,难度很大,必须找其他人顶责任,这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句话其实很假,只不过是用来讨价还价的。
    赫希这时候也没办法分辨。
    沙博泰继续开口:
    “至于你们的犯罪线索,比较多,想要完全抹除也需要很高的成本。”
    赫希·邦吉嗤笑一声:“这里面的我懂,代价高不高,骗不了我。”
    “我相信你们可以轻易办到这些事。”
    “如果能够做到,邦吉家族的所有股权,就按照一百三十亿六千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你们。”
    沙博泰冷笑着摇了摇头:“你这价格太高了。”
    “邦吉公司操控粮食价格的事情是肯定会被处理,到时候司法部会开出天价罚单。”
    “农业部和海关总署对巴西大豆检测,出了问题也会开出天价罚单,更何况后面还会有一系列的恶劣影响,会对邦吉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你手中的股权,已经不值得这个价了。”
    “五十亿美元,这是邦吉家族现在手里股权的价格。”
    “不可能!”
    赫希·邦吉青筋暴起,胸口都要气炸了,这个价格绝对是侮辱。
    司法部、农业部开天价罚单?
    邦吉公司真要到了波士顿财团手里,他们有的是办法虎头蛇尾地解决掉问题。
    特别是二十万吨大豆的检测之事,检测到底有没有问题,波士顿财团这边完全可控,赫希·邦吉可不相信,还会有天价罚单出现。
    至于操控粮食价格一事,到底是罚十万美元,还是几亿美元,这也逃不出波士顿财团的掌控。
    但是话说回来,赫希·邦吉已经没有反抗的余地了。
    在他同意继续谈的时候,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接下来。
    都没有让专业的谈判人员参与,就沙博泰和赫希·邦吉两人谈判。
    赫希·邦吉的价格就已经降到一百亿美元了。
    而当天,谈判中止,赫希·邦吉又和儿子联系了一次。
    面对如此绝境,内尔也只能认栽。不认栽不行,看守他的探员眼神阴沉,感觉下一刻就能弄死他。
    人都要死了,那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内尔也只能劝父亲妥协。
    第二天,双方再次谈判。
    最终赫希·邦吉彻底妥协,愿意以95亿美元的价格,将邦吉家族手中的67.9%的邦吉公司的股权全部卖出。
    这个价格,说不心痛绝对是假的。
    但是赫希·邦吉只能安慰自己,如果自己不妥协,说不定真的有可能死在监狱里。
    他们父子二人死就算了。
    整个邦吉家族大概率也要彻底完蛋。
    到时候邦吉公司还是难逃被吃掉的命运。
    现在能够拿到95亿美元,加上原先的资产。邦吉家族仍然是一个身家百亿美元以上的富豪家族。
    只要后代努努力,还是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很快,双方就完成了交易,帕拉丁资本公司入主邦吉公司。
    当这个消息曝出之后,很多人感叹波士顿财团的效率,也暗叹他们下手够狠。
    当然,这一切米洛都不去关注。
    他只知道,邦吉公司到手,那么他的全球粮食产业布局,就拥有了最关键的一环!
    拿下了邦吉家族的股权之后,帕拉丁资本公司拥有了对邦吉公司90.3%的持股权。
    在这个持股比例面前,其他小股东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面对帕拉丁资本公司发出的收购,全都识趣地接受了。
    短短两天,剩下的9.7%大的股权就全部收购到手,帕拉丁资本公司完成了对邦吉公司的百分百控股。
    前前后后,一共耗资150亿8425万美元。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就将这么一家总资产高达280.79亿美元,净资产130.05亿美元的国际大宗贸易巨头抢到手了。
    不得不说抢劫果然来钱快。美国底层有零元购,美国中层可以享受外来润人提供的各种低价服务,美国高层直接抢外国的公司……
    前有红苏倒下,疯狂吞噬尸体。现在有米洛抢邦吉,以后还会有人抢阿尔斯通……咦,为什么抢阿尔斯通的不能是米洛呢?
    总之完成收购之后,米洛这边就开始解决其他隐患,也顺便履行协议。
    首先是联邦调查局这边,罪名被安到了一个员工头上,内尔·邦吉被摘了出来,后面走完程序,最多被判处少量罚金就完事。
    当然,操控粮食价格获得的利益毕竟进了邦吉公司的口袋。
    所以最终邦吉公司还是会被开出罚单,但是罚款肯定会被压到最低。
    更主要的是,这一次被罚了,那么之前的罪状全都会了结。
    对于邦吉公司而言,消除了巨大的隐患,也算是一个好事。
    免得未来被同体量的财团针对,那就不是好了结的。
    而农业部和海关总署那边,对于所有进口的二十万吨巴西大豆也完成了全面检测,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予以批准入关。
    一切水到渠成,等梅隆财团内部协商完毕统一意见,邦吉家族却已经是举旗投降。
    甚至整个过程当中,米洛根本就没有亲自出面。
    他一直都待在欧洲,成了欧洲王室们的座上宾。
    该说不说,别看这帮封建遗老在媒体公布的财产名单上,看起来都少的可怜。
    好像少了政府拨款,日子好像就快过不下去了似的。
    但实际上,除了现在其实还是在流亡的希腊王室这种失国贵族外。
    绝大部分君主立宪的欧洲国家,他们的王室家族往往都是本国最大的地主,像温莎家族。
    最起码也是之一。
    而且这些老家伙们的地皮往往在核心位置。
    换句话说很值钱。
    所以他们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穷,哪怕他们这些资产大部分都是不动产,很多还都是不能拿出来卖的。
    但资本主义有的是把它们变现的办法。
    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些家伙们非常富有,当年老欧洲抢劫剥削全世界的两三百年,他们也是有积累的。
    并不像他们在媒体上表现的那么穷,那只是他们需要向全国民众表现出来的一个面具而已。
    这次面对疯狂的互联网狂潮,他们中的许多人心动了。
    都想着趁机捞一笔,借着和米洛认识的机会,是通过各种皮套公司、白手套和皮套人们,陆陆续续入坑。
    对米洛来讲这简直是意外之喜,虽然之后他们可能会恨死他。
    可这种事情你情我愿,米洛又没拿枪放在他们脑袋上让他们投资。
    再说了,一帮落日余晖,只能影响到老欧洲和他们一些以前殖民地的老家伙而已。
    连整个老欧洲,都要被美国压榨到只剩血皮。
    那他们的仇恨和愤怒又能值几个钱?
    所以米洛根本就不担心的,是串联了个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让老欧洲流出上千亿美元所有的资金,流向了硅谷……
    也把烈火烹油鲜锦簇是纳斯达克,推向了更高的高潮。
    一个远比平行时空里的互联网泡沫,还要更大更美好的巨大泡沫。
    比如现在的硅谷就有一家叫pets.com的互联网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以宠物用品电商为主业的公司,去年上市时估值就已经高达3亿美元。
    但其商业模式严重依赖低价倾销和免费配送,实际收入远低于成本。
    公司上市到现在,运营不足20个月后却已经有了破产的痕迹。
    可在股市上,它的市值此时却仍然高达将近七亿美元。
    还有另一个在线杂货配送公司webvan,它最近的一次ipo融资估值达到了12亿美元。
    可它甚至准备计划斥资10亿美元在全美建设仓储网络。
    然而,其高昂的物流成本和低效运营让它注定不可能完成这些目标。
    除了这些普遍十几个人几十个人,匆匆忙忙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上市的硅谷车库公司外。
    比较正规的那些互联网公司也很离谱。
    因为现在互联网太火了,为了吸引人才。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普遍以股票期权吸引人才,员工甚至可能因公司上市一夜暴富。
    例如为了和雅虎集团竞争,今年微软一名普通工程师的股票期权价值就可达数百万美元。
    微软这种其实还好,毕竟它是盈利的,是可持续的。
    一些离谱的初创公司员工,常因公司上市成为“纸面百万富翁”。
    因为他们根本变现不了那些股票,百万美元身家也就只能存在于现在疯狂的纳斯达克里。
    就更不用说由米洛发起,现在在整个硅谷被视为定律的“奢华办公”传统(如免费餐饮、娱乐设施)。
    例如,雅虎和ebay就为员工们提供免费按摩、游戏室等福利,以争夺人才。
    其他后来者,为了能够和米洛这些公司竞争。
    他们给出去的条件和福利更加疯狂,有的公司直接帮忙出医保,有的公司甚至直接帮忙出在硅谷附近买房的贷款首付……
    “估值脱离基本面”和“福利竞赛”这两个纳斯达克泡沫后期破碎的最大特征。
    现在在硅谷里已经到处都是。
    so,秋季丰收的季节里。
    凛冽的寒冬,已经隐藏在后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