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5章 (大章)大汉青年

      第215章 (大章)大汉青年
    大汉东疆,千乘外海。
    船停在海中。
    一根鱼线,垂进海里。
    在霍海的记忆中,海钓本来是很难的,但此时海里的鱼,太过于丰富了。
    坐在椅子上,旁边撑起了一把伞,伞下面是另外两把躺椅。
    卫长公主和刘细君躺在伞下面。
    刘细君:“霍海,你本来就很容易晒黑,确定要在太阳下面晒着?”
    卫长公主:“他要是不晒黑,回去后父皇怎么知道他在外面为了大汉操劳风吹日晒?”
    刘细君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一层,听到这话都懵逼了。
    仔细细想一下,才想明白,原来霍海就是故意的。
    霍海难道不知道自己容易晒黑?
    为什么两次去草原,都晒的那个鬼样子?
    还不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现在也是一个道理,明明自己发明的遮阳伞,非不用,非晒太阳。
    虽然说这只是个三月的太阳,感觉不大,晒着也不热。
    但是这是在大海里,加上海风吹,双重夹击下,很容易让皮肤变色变老。
    不过霍海不在乎这些。
    自己都结婚了,还在乎什么容貌管理?
    等刘细君反应了一会儿,霍海才悠悠开口:“又黑我,我这是做戏给陛下看吗?我这是真为大汉做事儿晒的。”
    刘细君:“你难道不是在钓鱼?”
    霍海:“我是不是在尝试海船的性能?我这几天是不是一直在海上?”
    这一段时间船都没有往南方行驶,只是在附近海域。
    其实霍海是在帮卫长公主适应海船,她在运河里都晕船,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直接南下,晕船加上水土不服,什么细菌感染的,能要了一个壮年男性一条命,何况是公主?
    不过,也不是纯玩儿,霍海也在船上寻找着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船在儿宽他们看来天衣无缝,是这个时代最高科技的集合结晶。
    在霍海看来,到处都是漏洞,哪儿哪儿都可以修改。
    只是霍海要思考,以这个时代的技术,能改哪儿。
    看向蓝天白云,霍海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刘细君:“霍海,你名字叫做海,是不是以前经常看到海啊?”
    霍海摆头。
    两世为人,第一次。
    海,就像无限宽度的大河,就像没有岸的大湖。
    不过在霍海眼中,海,是由航线构成的。
    霍海对于后世的海岸形态导致的海洋形状,或是如今海岸形态导致的海洋形状,没有任何兴趣。
    霍海只是大概记得玩儿大航海游戏时,记下的一些航线情况。
    只有占据大海,才能把全球一网打尽。
    ……
    大汉西疆,西域中路。
    李敢骑着高头大马,在一群本地居民眼前走过。
    李敢勒马缰绳:“既然你们愿意成为西域公司的工人,那么,你们就要认真的完成任务。”
    “整个西域,中路这一条线上,所有的城池,现在都在种植。”
    “只有种植出最好的,你们才能收获更多的薪水。”
    “还记得去年,你们是什么样子!?”
    “城中的老爷们吃饭,有没有给你一口?给你没有?你呢?”
    “他们把你们种植的谷物收割后,送给了匈奴,用来换取自己的统治。”
    “他们住在金碧辉煌的城堡里,而你们在这片绿洲吃的却是最烂的食物。”
    “他们的羊在水槽里畅饮,而你们却因为多在湖里打了一口水,而被抽。”
    李敢看着眼前不说话的人们,继续着。
    “去年,大汉来了之后,你们中有人帮助匈奴攻击我们大汉的军队,胆敢向骠骑将军举刀。当时骠骑将军放过了你们,不只是放过你们,还没有把你们当战利品当奴隶卖掉,留你们住在城堡里。”
    “给你们吃的,给你们穿的,让你们度过了严寒的冬天。”
    “现在,今年开春,要种植了,只要种植了,好日子就来了。拿到了薪水,领到了工钱,你们再也不会挨饿,不会挨冻,你们的子女也一样。”
    “但!却有人收了匈奴人的钱,把种子给煮熟了!岂!有!此!理!”
    李敢愤怒之下,拉的马缰绳勒紧,居然让马扬起了前蹄。
    马儿嘶鸣着扬起前蹄,然后落地,踏起烟尘。
    把现场所有人都吓得肝儿颤。
    李敢沉声:“我数到十,做这件事情的人自己站出来,或是你们把他逮出来。”
    “否则。”
    “都去死吧。去跟阎王悔过去。”
    说到这里,李敢声音也不凶狠也不严厉了,反而淡然了:“大汉对你们好,你们当大汉是老实人来欺负是吧。”
    “一。”
    “二。”
    其实,匈奴人搞破坏这件事情,早有预料。
    匈奴右谷蠡王也不是傻子,他们为什么跑来西域?还不是因为以为汉军最后会撤军。
    汉军无论如何凶猛,无论打下了再多的城堡,最终还是要回去的,退回长城以南。
    因为长城以北的土地种植谷物,养不活几个人。
    大汉看不上这些领土的。
    但是,西域种植的信息,以及大汉内部流行用织布做衣服做被御寒的消息传出来后,右谷蠡王突然意识到。
    “回不去了。”
    汉人最看重种田,西域能种田之后,大汉的军队就再也不会回去了。
    自己已经被堵死在这里了。
    自己死定了。
    不过,这种情况还能挣扎一下。
    如果破坏了种子,让西域暂时没法种植,那么大汉就要掏钱养着军队在西域多待一年,这凭空的消耗太大了。
    到时候大汉有可能撤军,至少撤军大部分。
    只要打开了口子,自己就可以带领部落所有人重新回到祁连山以北。
    只是以后再也没法逃跑西域了,遇到事情只能往大夏方向跑去了。
    右谷蠡王也是得到了消息,他儿子小王子,已经在大夏杀疯了。
    攻打下来了大夏三分之一的领土,眼看就是不准备回去了。
    右谷蠡王也想去啊!
    但是葱岭口子被汉军堵死了,他想去都去不了。
    大夏也是惨。
    准确的说是大月氏借尸还魂的大夏真惨,大月氏孕育着正要孕育出两个大帝国,刚出点苗头,就被驱赶过来的匈奴人追着砍。
    大月氏对于匈奴天然的恐惧,毕竟挨打这么多年了,看到就怕。
    虽然年青一代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还觉得‘你们被汉军打成这个狗样,来了这边还敢狂?’
    小王子:“你妈个巴子的,我怕汉军我还怕你?我收拾你还不是手拿把掐?!”
    大月氏本来一鼓作气想要灭了小王子,结果迎头被打了个大溃败,小王子直接纵横南北,吞掉了大夏三分之一的领土,如今已经自封单于。
    号,大夏单于。
    大汉这边,倒是不称呼他右谷蠡王小王子了,省去了右谷蠡王几个字,表明小王子自己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势力。
    他倒是跑了,他爹被包了,最后困兽犹斗。
    这其实是李敢想要的局面。
    李敢李广都想封侯。
    没有战功怎么封侯?
    现在不来了么。
    整个西域南线,所有国家都被右谷蠡王挟持。
    他们想要投大汉都做不到,被右谷蠡王裹挟着针对大汉。
    只要找到理由出兵,打下整个南线,吞下右谷蠡王和南线一共五十万的人口,那岂不是大功一件?
    如果赶上了春耕,能够增加的种植面积,那更是大功一件。
    所以,李敢虽然气,但气的同时,内心都笑麻了。
    “六。”
    数到六的李敢转身:“都杀了。”
    此话一出,背后所有人都懵逼了。
    其中一些懂汉话的已经跳起来了:“将军,不是说数到十吗?!”
    李敢:“你们是真六,还剩下十秒好活的日子了,还要压枪是吧。”
    “真以为你配让我数到十?”
    “你们这个城,也就一千人,哪儿找不出一千人。”
    李敢想要的是下黑手的人,抓到活的,然后用来对右谷蠡王,准确的说是西域南线的沮末、精绝等国宣战。
    这一串国家,和中线不同。
    这些国家都有点难找。
    因为这边的绿洲不像中线那样连城一条线,他们是在山脚下的以化冰的水而居的。
    在历史上,这一串国家,都是莫名其妙消失的。
    在唐玄奘从这儿过去时,就只留下了空城,人不见了。
    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冷导致的。
    不过现在气温高着呢,人口也多,一定是要拿下的。
    李敢的人是没准备下杀手的,真要下杀手就打开枪栓了。
    他们一个个掏出了刀,往前走着。
    人群中有人高喊:“我知道!是达木路!达木路!”
    “别杀我别杀我,就是他!”
    所有将士转头看向李敢。
    李敢:“不是我在吓你们,是你们自己在吓自己。”
    “以后长点脑子,你们身家性命,吃饭,全都系在上,系在西域公司身上,公司才是跟你们一条心的。”
    “这种收了匈奴人好处搞破坏的人,他会给你们分钱,还是会给你分一口吃的??”
    李敢其实就没准备过要杀人,纯就是吓他们。
    当然,倘若他们真不站出来,也没人举报。
    那可就不好说杀不杀了。
    抓起那个叫做达木路的人,李敢:“收了多少。”
    达木路:“我……我没有!”
    李敢一眼就看出了他没说实话,直接生生捏断了他一根手指。
    “啊!!!!!!!”
    “多少。”
    “一块金子。”
    “要求你做什么?”
    “破坏春耕。”
    “谁帮你做到的,你一个人进不去西域公司的种子库。”
    “是,他,还有他,我给他们分了……”
    “还有?”
    有捏断了一根手指。
    “啊!没有了,就是他们两个,没有别人了。”
    李敢转头:“挂在城门口!挂到死。诛三族!”
    回过头来,李敢抓起达木路:“你运气好点,你还有用,先不用死。”
    等李敢走后,现场的人摊到一片。
    那两个叛徒的家人全部被拉了出来,一个个脖子上挂上了绳子,另一头拴在城墙上,然后一脚踹出城墙。
    一个个根本没有惨叫,直接死于无声。
    现场的人才知道,大汉虽然和善,但别去招惹他们,如果惹了,他们的手段不比匈奴人来的和善。
    匈奴人就像恶魔,但汉人有时候是神有时候是恶魔。
    而人群中有些人心想,自己才不要在这个地方活下去,自己打工赚钱,等有了钱,立刻启程去长安!
    还有一些人想,怎么还有傻逼觉得自己是楼兰人,户籍不是登记了么,老子现在是汉人!
    “老子现在是汉人,以后谁敢跟大汉作对,就是跟我作对,我第一个干他,他妈的今天差点被那三个傻子搞死,以后谁试试看!”
    “对!”
    ……大汉南疆,南越国番禺城。
    半年前安国少季来到这里,和终军一起,买了一些摊位,开始做生意。
    生意越来越大。
    运来了水泥,开始修建档口。
    厂房。
    道路。
    时至今日,大汉的档口,已经不比番禺城小了。
    甚至于,番禺城好多人,已经买了大汉档口的房子,住了进去,而不是住在原来的番禺城。
    从南越国边疆边城来到番禺的人看到大汉的档口都惊呆了:“这就是番禺城吗?不愧是王城!”
    然后转头看向番禺城:“那边的破烂区是什么地方?”
    安国少季每日三问。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赵婴齐还不造反?”
    “他还忍得住?”
    “南越国军队什么动向?”
    可惜,答案永远是一样的。
    安国少季算过了,整个南越国,有三分之一的钱完全在自己手里。
    还有九分之五的钱的拥有者,只用钱来购买大汉的产品,而不购买本地出产的物品了。
    这导致,番禺只剩下九分之一的钱能购买本地物品,整个通货紧缩到恐怖!
    本地除了粮食之外,其他东西价格全部跌爆了。
    而粮食,是安国少季收购的重点。
    海上一船一船的货物运送了过来。
    过来了一船瓷碗,又过来了一船玻璃瓶,又过来了一船鱼,又过来了一船布料。
    南越国的人,根本顶不住。
    地球历史上,只有华夏顶住过商品倾销。
    专家说那叫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去问问英格兰人,英格兰人都听懵逼了,你管自己叫做小农?你特么的巨农经济我实在是倾销不了。
    如今这个时代的大汉人口都不一定顶得住倾销,南越国哪儿顶得住?
    试想一下,选择a,你要每天辛勤劳作,然后一年到头,才能收获养活一家五口的粮食,剩下的粮食卖出去,也就能购买一点点的商品。
    如果要更多粮食,就必须开垦,但是开垦太累人了,自己一年到头都开垦不了一点。
    选择b,去城里给大汉使臣打工,就能得到钱,两个月的工资就能购买养活一家五口的粮食。剩下十个月的工钱,可以买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以前王上都没有的东西,现在都有得卖。
    甚至有给王宫送菜的老头有鼻子有眼的说过,王上以前用的也是土陶碗,也就是圆一点,光滑一点,现在那种碗给狗狗都不用,狗都用上瓷碗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用的所谓瓷碗,其实只能算半瓷碗,算是比较精细的陶器,半成品瓷器。
    准确的说是上了釉面的陶器,和真正的瓷碗差了十万八千里。
    大汉的瓷器厂,产一个真正的瓷器的精力,产这种陶瓷可以产一筐。
    但,这不妨碍他们人知道现在的瓷碗吧以前的陶碗吊起来打。
    城市周边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工人,而不是继续务农。
    在城中,聊天人必言大汉,必谈汉使,没人谈南越国,没人谈王上。
    这也是南越国一直以来的妥协自己造成的。
    百姓说的没错啊,王上自己都认南越国是大汉的藩属国,那大家难道不应该以汉人自居吗?
    我们本来就是汉地来的,现在又是大汉的一份子,说自己是汉人有什么不对?
    南越国人?我先是汉人然后才是南越国人啊!
    百年前,五十万南下的汉人,在现在起了关键作用。
    强大的大汉,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节’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民族。
    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汉地来的血脉,汉是自己的骄傲,自己也可以说自己是汉人。
    人家汉使都这么说的,你个妖怪敢反对?
    大量的还见过汉地时代南移的时代的人的老一辈,也是言必称故土。
    这种情况下,南越国的越族土人有了压力。
    上一任王上抬高他们的地位,有了地位后他们做过不少欺压普通人的事情。
    现在大部分人都站在了一起,自己被孤立出来了。
    怎么能不害怕?
    加上吕嘉一家的覆灭,他们一盘散沙,更怕了。
    赵婴齐现在才知道自己逼走吕嘉是多大的错误。
    自己现在两头不是人了。
    自己既没法跟汉人说:“我们现在自己立国了,我们不是汉人了。”
    也没法得到越族的完全的支持了。
    只有军队吃自己的饭,还在自己掌握之中。
    但是,这饭,还能吃多久?
    赵婴齐也在想办法,比如开采矿物,铸币。
    但是,南越国开矿的速度那么慢,铸币的成本就是币值本身的七成以上了。
    无论如何开足马力,都铸不过来。
    幸好大汉的船带来了一船一船的海鱼,否则老是吃粮食,自己早就撑不住了……
    想到这里,赵婴齐更气了。
    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大汉怎么回事,他们把全国的产物全部送来了?怎么货物一船一船的不停?根本用不光的样子?
    “就算用不光,这么运送物资,难道大汉本土的百姓不反对?”
    赵婴齐并没有意识到,南越国有些产物,运送到大汉一船,销售出去,就能换取十船物资南下。
    毕竟物以稀为贵。
    现在这个转运过程中,并没有运输公司盈利,而是把所有盈利都放进了本钱里面,继续利滚利,继续发展规模。
    所以安国少季操纵的钱只会越来越多,一点都没有变少的痕迹。
    甚至在拿捏了币值之后,安国少季已经在南越国全国范围内到处收购各种资产了。
    如果说没有发生战争的话,甚至以后都不用发生战争了,直接给南越国整个买下来,都不废什么手脚。
    甚至于,光是吃的粮食,南北转运,都有的赚。
    北方运过来的小麦,加工成面食,非常适合工人食用,在这边销路也很广大。
    而这里运来多少粮食,安国少季就收购多少粮食往北送。
    稻米送去了会稽郡。
    粮食谁吃了?还真不缺吃的。
    整个扬州,大量的宗室在这边搞各种厂子,生产钢铁,煤矿,种植漆树,伐木往北运输。
    这些人都需要粮食。
    与其把小麦运送到这里给他们吃了,还不如送到南越国,赚的钱能送两船粮食再回会稽郡了。
    之所以没那么做,是因为安国少季在稳住粮价,继续稳定的发展。
    倘若安国少季需要,他甚至可以从北方运输粮食下来,打垮整个南越国的粮食产业,然后让南越国所有农田都种植别的东西。
    然后在本地不产粮食的第二年,百倍千倍万倍粮价,直接生吞整个南越国,不只是生吞这个国家,还可以生吞这个国度所有人。
    但安国少季没这么做。
    今天,又是一艘船来。
    安国少季有点急:“武侯大人还是没来?”
    路博德摆头:“没有,继续等。”
    在霍海的策略中,南越国不能是打下来的,也不能是利用手段欺诈而来的。
    霍海需要达成的效果是,南越国所有人都愿意加入大汉,主动加入大汉。
    因为这个地方,是历史上的老大难区域,在交趾区域的人特别容易脑生反骨。
    如果只是统治阶层投了,不久之后反叛就来了。
    所以,霍海需要这个地方所有阶层所有人,全都真心实意的投了。
    因为这是自己选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有人反,那就成了其他人的敌人了,就容易处理了。
    可是,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很成熟了,霍海还是没来。
    安国少季:“继续吧,继续贸易。”
    安国少季没想到,这一贸易,就持续了半年。
    ……
    大汉北疆。
    北极侯葛三在跟刘彻汇报,被封侯之后,就再次出发了。
    从千乘带着船队北上。
    虽然海上很多地方沿岸结冰了,没法上岸。
    但这不妨碍葛三从海上寻找新大陆。
    在最寒冷的冬天,葛三通过冰封区域的边缘不断探索,终于从海上直接来到了阿拉斯加。
    来到阿拉斯加的葛三这才发现,这里远比北极圈的阿拉斯加靠南,几乎数千里地!
    葛三这才知道,人家冰原人把这儿叫做阿拉斯加(大陆)是有原因的,这儿虽然不是大汉定义上的大陆,但至少是一个巨型半岛,比朝鲜大得多。
    而葛三,居然发现了那个适合做据点的地方。
    葛三找到了桥头堡的最好位置。
    在严冬,都没怎么冰封,那还需要继续选?
    这个地方正是后世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的所在地。
    这个地方,被葛三暂时命名为【停港】。
    意思是船队停留休整的地方。
    在安克雷奇,船队数百人一起出动,用了一个月修建出来了一个远比普通据点大得多的据点。
    这儿就算是被土著‘羽毛人’围攻,短时间也不可能被攻下,如果一直有船来,这儿就不会陷落。
    这个时候,葛三才继续出动寻找真正的新大陆。
    小心翼翼的寻找,一边绘制海岸线。
    了一个月后,葛三愤怒的把玻璃牛肉罐头给砸了个粉碎。
    一个月后看到绘制出来的海岸线地图,葛三才知道,自己两个月前进入了一个非常深入半岛腹地的海湾,超级大海湾。
    自己一个月前如果直接往南走,早就绕出去了。
    结果在这个弯里面来来回回探索了两个月,实际上寸步未进。
    唯一的成果,还就是一个月前建立停港,其他时间全给浪费了。
    此时已经是三月了,感觉没那么冷了。
    岸边的冰也没有那么多了。
    葛三立刻下令更靠近海岸,但是不要沿着海岸走,而是预估着同方向走,等看不到海岸了再往海岸找进。
    这样虽然冒险,但是大大的加速了探索速度。
    三月,四月。
    场景一直没变。
    葛三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就到了新大陆沿岸了,只是这边的寒冷远超过大汉那边,因为这儿的山脉走势导致了他们冷空气南下的比较厉害。
    到了五月,葛三的船队往正南方向走,偏离了船队。
    葛三他们也是第一次来这儿,第一次进行上万公里的航海,根本摸不清门道,他们不知道自己就在距离能看得见岸几十公里的地方疯狂左找右找画z字航线,但一直没看到岸。
    六月,整船人都哭了。
    疯狂的爆哭。
    他们看到了海岸线。
    海岸边,是巨大的树木。
    那是跟三辅之地以北的神木一代一样的恐怖巨树,甚至比那儿的树木还大!
    比科学报上登报形容的蜀郡的超级参天巨木还要大!
    这是一种,在大汉没有的树种,否则不可能长的这么大!
    这里是新大陆!
    是新大陆类似大汉齐鲁之地纬度的区域!
    找到新大陆了!
    副手拉着葛三:“将军!”
    葛三接过望远镜,看向海岸上。
    海岸方向,有一群头上插着鸟毛的人。
    他们在看这个方向。
    因为船巨大无比,所以不需要多好的视力,羽毛人也能看到船只。
    而船上的人都用望远镜看着海岸方向。
    双方都以为对方看不见自己。
    但只有一方不知道对方在看自己。
    葛三:“停船,靠岸。”
    说到这里,葛三反应了过来:“不对,派一条船北上,去桥头堡停港,把消息送回大汉!”
    “我们寻找航线虽然困难,但是回程,最多一个月就能到!”
    “也就是说田将军的决断只需要两个月就能送过来,陛下的决断三个月多就能送过来。”
    “三个月内,我要拿到这儿土人种植的所有植物种子,否则就是我等无能!”
    “是,侯爷!”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