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1章 赵盼儿吃醋了

      第371章 赵盼儿吃醋了
    马行街,半遮面。
    结束了一天的营业,赵盼儿把池蟠的跟班何四叫住了。
    说起来,开业之所以那么多文人墨客前来,除了得益于她们的前期宣传,也多亏了何四带人去茶汤巷拉客,
    虽说计谋是赵盼儿想出来的,但何四这个执行人也是至关重要。
    赵盼儿塞给何四一个重重的钱袋:“今儿个多亏你了,明天继续,不过就别在茶汤巷说那些我们比别人家强的事情了,省得招人记恨。”
    何四掂了掂钱袋,顿时眉开眼笑道:“好咧,跟着赵娘子做事,比跟着我们衙内还爽快。”
    赵盼儿狡黠一笑,一眼就看穿了何四的小心思。
    “嘴这么甜,是不是想从我这儿骗果子吃?”
    何四嘿嘿一笑,挠了挠头:“什么事都瞒不过您,我们衙内大寿快到了吗,我想找件拿得出手的礼物。”
    “早给你准备好了。”赵盼儿从柜子里拿出两盒包装精美的茶点:“一个给你的,另一盒嘛,听说池衙内有一位红颜知己张好好张娘子?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就说我家引章妹子前些日子多得她照拂,我这个做姐姐的,想当面致谢。”
    其实因为赵衻这只蝴蝶,宋引章进京之后并没有像原剧情那样和张好好接触,但谁让赵盼儿她们找到了赵怀恩出谋划策呢。
    要知道,在赵盼儿的计划中,宋引章的琵琶是半遮面吸引客人,以及留住客人的重要手段的之一,而宋引章虽然琵琶弹的好,有江南第一琵琶之称,可在东京却没有任何名气。
    于是乎,为了让宋引章江南第一琵琶手的名声响亮起来,赵怀恩建议让宋引章跟着张好好去参加演出。
    靠着一手非凡的琵琶技艺,再加上出众的容颜,不过半个月就让宋引章名声大噪,可以说半遮面今日开张,更多都是冲着宋引章的琵琶来的。
    而在最近半个月,张好好确实照顾了没心眼的宋引章不少。
    何四接过茶点,喜滋滋的拍了拍胸脯:“您放心,这事包我身上。”
    何四也没有吹牛,次日的晌午,赵盼儿便被邀请到了张好好的双喜楼画舫上。
    张好好颇为慵懒地坐在桌边,明明不曾好好打扮,却依旧风情万种,明艳照人,让赵盼儿都忍不住呆了呆,暗暗想着:“难怪能让东京鼎鼎大名的池衙内和韩王府的大管家都倾心。”
    张好好则细细端详着赵盼儿给她带来的桃点心,随后尝了一口,赞叹道:“果然美香浓软,和我在大内尝到的果子不相上下。”
    赵盼儿回神,知道张好好是见过大世面的,见张好好是真心喜欢孙三娘的果子,她心中也颇为高兴:“张娘子若喜欢这个味道,以后我每日让人给你送一盒如何?”
    张好好将手中的点心放回食盒中,漫不经心地笑道:“无缘无故,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落在我身上?”
    赵盼儿也不跟她转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道:“引章说张娘子是个爽快人,那我就索性直言了,来张娘子这里赏歌的人,除了非富即贵,还有不少柳九官人、王诗童那样的文人墨客,如果能让他们也尝尝这些果子,岂不既能为你的双喜楼增色,又能为我家茶坊扬名吗?”
    张好好愣了一下,微微撇了撇嘴:“哟,原来是想着靠我拉客啊,只是区区三百文就想收买我,是不是太便宜了点?”
    赵盼儿对于拿下张好好是胸有成竹,反问道:“张娘子难道缺钱吗?”
    不等张好好回答,她就继续道:“张娘子,恕我直言,你缺的是如何独一无二,上回你在御前献声,引得万民喝彩,可之后的风光,却一日不如一日。引章跟我说,隶属教坊的歌伎有百名之多,眼见这春色庆典不断,她们都攒着劲儿准备入宫献艺,而官家宽厚,若到时候也赐她们彩衣,那你这金嗓子,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张好好起初还散漫倦怠,但听到一半的时候,却是心头一惊,开始专心凝听起来,最后更是一脸正色地坐直了身子。
    她打量了赵盼儿许久,笑道:“不愧是差点把池衙内都逼疯了的人,好妹子,快教教我,这些天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赵盼儿见张好好上道,一鼓作气道:“我们三姐妹开的这间半遮面,虽然小,但却精,好好姐不妨想想,若是来你这里的客人,发现外面黑市上十金也难求一盒的果子,于此处却可以轻易尝到,他们会如何?”
    张好好想了想,脸上渐渐露出喜色。
    赵盼儿趁热打铁:“前些日子,引章多亏了张娘子照拂,她也只愿意与好好姐合作。”
    “我懂了,这就叫与众不同。”张好好拍手笑道:“以前我只想着怎么把曲子唱到最好,没想到还能这样的取巧,盼儿妹妹,以后咱们俩一定要时常来往。”
    “乐意之至。”赵盼儿也跟着笑,只是突然想到什么,她又补充了一句:“只要池衙内不来找我麻烦就行。”
    “他敢!”
    张好好柳眉一竖,一拍案桌,随即又说道:“何况,妹妹你都搭上了韩王府,还怕他池蟠?”
    赵盼儿一惊:“好好姐你怎么知道?”
    “我与引章妹子之前素不相识,你以为我为何愿意带上她演出,还不是韩王府找上了池蟠,盼儿妹妹,你是怎么认识赵大总管的?”张好好有些好奇道。
    赵盼儿还以为张好好是说赵衻,没想到是赵怀恩,不由得愣了一下,回道:“之前赵总管下江南办差,机缘巧合之下便认识了。”
    “关系如何,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
    赵盼儿人都懵了。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赵怀恩是喜欢张好好的吧,怎么张好好好像还不认识赵怀恩呢?
    “你不认识赵总管?”
    张好好摇摇头:“我倒是听过他的名号,他在东京商行之中很有名,池蟠的商行总把头就是他让出来的,以前我一直以为他只是寻常的富商,前些日子池蟠来找我,我才知道他竟是韩王府的大总管,而且和其他高门贵府的总管还不一样,他是韩王殿下的家臣,官家亲封的王府长史,在很多时候甚至还代表那位韩王殿下。”
    “是吗?”
    赵盼儿有些吃惊,完全没想到一直对她都客客气气的赵怀恩,在东京城中的地位会如此之高。
    张好好点了点头:“反正我听池蟠说,是如此。”
    赵盼儿一笑:“说不定你见过赵总管,他还倾心于你呢。”
    “怎么可能,他可是韩王殿下的家臣,王府长史,按朝堂的品级,他现在就已经是三品大员,如果韩王殿下继位,他更是前途无量,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岂会看得上我。”
    “如果……我是说如果赵总管真就倾心于你呢?”
    “不可能的。”张好好摇头,叹了口气,伤感道:“虽然我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轻贱我自己,但在其他人眼中,我就是一个贱籍女子而已。”
    想到赵怀恩一直暗恋张好好,赵盼儿忍不住笑道:“这可说不好。”
    张好好一愣:“等等,赵总管不是与妹妹你两情相悦吗?”
    赵盼儿吓了一跳:“谁说的?”
    “这还用说吗,虽说他是为了引章妹子才找到的池蟠,但听池蟠的意思,他却为了你奔走的,不是喜欢你,难不成还喜欢引章妹子不成?”张好好一脸我已经看穿一切的模样。
    赵盼儿苦笑:“还真不是,不过好好姐你说的引见一事,倒是没有问题。”
    “那就多谢了。”
    “客气,不过好好姐你为何让我引见赵总管?”
    “脱籍。”
    “池衙内不能帮你脱籍?”
    张好好摇头:“池蟠虽然有钱,可在东京这个地方,他不过是不入流的富商而已,根本没办法帮我脱籍,而我所知的人之中,只有那位赵大总管和赵衙内,可惜那位赵衙内来过两次就没有再来,我与他并无交情,所以还请妹妹帮我在赵总管面前美言几句。”
    “赵衙内又是谁?”
    “赵承宗。”张好好给赵盼儿倒了杯茶,缓缓说道:“妹妹你不是东京人,所以不知道,赵衙内在我们东京名声可不小,关于他的传言有很多……”
    就这么样,赵盼儿从张好好口中得知了赵衻前两年在东京城的风流事迹。
    之后,她们又谈起了今后的合作细节,直到日影西斜。
    离开画舫的时候,赵盼儿手里多了一个大盒子,因为下船的甲板摇晃,赵盼儿有些站立不稳,幸好有人一手扶住她,一手接过了盒子,才没有跌倒。
    赵盼儿不用回头,就知道扶住她的人是赵衻,因为赵衻身上带着一股特殊的味道,说不上来是什么味道,但很好闻,很特殊。
    赵衻掂量了一下手中盒子,分量不轻,一边往前走,一边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东京这么大,赵盼儿自然知道赵衻不是偶然出现在这里,很明显是来找她的,便不自觉的笑了笑。
    可随即想到张好好说的那些风流事迹,赵盼儿又收敛起了笑容,有些疏远道:“是张娘子送我的开张礼物,定窑的盘口梅瓶,上面有八大王送她的亲笔题诗,她要我摆在雅室中,这样但凡见到的人,就都知道她和我关系匪浅。”
    “以张好好在东京的名声,倒也的确能减少一些麻烦。”赵衻点头笑了笑,紧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你那里用的茶盏是御瓷,那些真是御瓷?要知道这可是犯忌的。”
    “我可没有说过御瓷。”赵盼儿并不意外赵衻知道茶铺里的事情,抿嘴笑道:“那些是我在钱塘收集的名品,但我可没说过是当今官家御用,我只说是历代宫中所爱,茶客们爱乱传,这也怨不着我吧?”
    赵衻一乐:“你倒是真有手段,借风就是雨,一会御瓷,一会就跟张好好搭上了。”
    “说到张好好,今日她倒是跟我聊了颇多,没想到赵大衙内竟然有那么多风流事迹。”
    察觉到赵盼儿的语气不对劲,赵衻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赵盼儿,不知为何,他今天觉得赵盼儿格外好看。
    赵盼儿被看得脸上发臊,娇憨地横了赵衻一眼:“你看什么?”
    “我看你啊,你这是吃醋了?”
    “我才没有。”赵盼儿轻哼一声,拔足就走,心中莫名有些烦躁。
    赵衻提着盒子追上去,笑道:“你就是有,现在是不是有些喜欢我了?”
    赵盼儿看也不看他,口是心非道:“没有。”
    赵衻又不瞎,自然能看出赵盼儿的口是心非,快步上前与之肩并肩,解释道:“我不知道你从张好好那里听说了些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前两年确实给不少青楼女子赎了身,但我并没有对她们怎么样,我也不喜欢她们。”
    赵盼儿依旧不看赵衻,一边快步往前走,一边呵呵道:“你不喜欢还给她们赎身,我有那么好骗?”
    “我骗你干什么,我给她们赎身,是因为我手下很多人都是单身狗。”
    “单身狗?”赵盼儿一脸不解。
    “就是没有妻子,孤孤单单一个人。”赵衻解释道:“那些姑娘是我觉得不错的,人长得漂亮,而且还会识文断字,精通琴棋书画,是不错的妻子人选,所以她们都是我给手下的将士挑选的,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你若不信,可以去打听,我可能会骗你,她们就住集中在安业坊。”
    对于赵衻的话,赵盼儿是相信的。
    一来,以她对赵衻的了解,赵衻不会说谎。
    再则,赵衻都说住在安业坊,她可以轻易打听到,赵衻根本用不着骗她。
    于是乎,赵盼儿震惊了:“你还负责麾下将士的婚事?”
    “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毕竟我麾下好几万人呢,我上哪儿给他们挑那么多媳妇去。”赵衻笑道。
    赵盼儿闻言,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那他们不会嫌弃吗?”
    “嫌弃什么?那些姑娘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好相貌,且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本事,他们是捡大便宜了,偷着乐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嫌弃。”
    当然,赵衻说的他们是指的是他手下的五百血衣卫,这些人可是陪着他走过上百年的人,他太了解他们是什么尿性。
    上一世的时候,这些家伙就是专门去青楼找老婆。
    今生也没有改变,他之前在西北边境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跟他提过,让他回京后帮忙挑选一些优质的女子。
    清倌人最好。
    哪怕不是,但只要长得漂亮,性格好也行。
    (本章完)